第126章 向往的生活(1 / 2)

加入书签

彭宇琛深谙先抑后扬的说话技巧。

“贩卖快乐的人”听起来比“偶像是一种商品”就要好得多,顾采薇和张家琪都眼前一亮。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把偶像视为一个单独的艺人类型是一种歧视,是演艺界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体现。”

“就像我刚才说的,粉丝喜欢什么,偶像就学什么,就演什么,所以偶像就是艺人本身。”

“RB的杰尼斯,喜多川在70年代推出了第一代男子偶像,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演艺界的中流砥柱。”

“比如说号称元祖偶像的木村拓哉,常年保持收视冠军记录,是当之无愧的日剧天王。”

“韩国的偶像历史更短,公认的韩流鼻祖是97年才出道的男团HOT,这些成员到今天才三十来岁。”

“韩国的演艺圈前后辈制度扭曲到畸形,他们在原本的演员歌手那里遭遇的歧视更像是作为后辈受到的排挤。”

“所以说,偶像不应该和其他艺人泾渭分明,偶像就是年轻的艺人。”

彭宇琛对偶像的境遇打抱不平是有感而发。

因为她作为偶像工厂的一部分,能够感受得到来自垄断资源的娱乐圈老人的压力。

虽然她还没有在国内推出偶像团体,但她不认为能逃得过传统势力的指指点点,乃至明枪暗箭。

“那些现在被公认为唱功出神入化的、演技惟妙惟肖的所谓实力派艺人,他们难道出道的时候就有这些实力吗?”

“他们是选择性地忘记了,当初自己受到喜爱,也不过是因为那张满是胶原蛋白的脸蛋而已!”

现在“小鲜肉”这个词还没有流行起来,不然她一定会用上。

彭宇琛很快意识到,没必要对自己的攻略目标多发这种牢骚,以影响对偶像的职业信心。

她立刻总结了一句:“总之,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要听信那些偶像就是花瓶的歧视性言论。”

“不要把韩国娱乐圈那种喜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陋习当作天经地义,一个年轻偶像并不比一个年轻演员或者年轻歌手低人一等。”

张家琪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她第一次站在粉丝以外的立场看待这些事情。

而顾采薇则若有所思:“你说偶像是贩卖快乐的人,又说他们不一定要用作品跟粉丝交流,那他们靠什么呢?”

“建立情感联系。”

彭宇琛继续循循善诱:“偶像为什么会出现?因为通信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空前简单和频繁了。”

“传统的艺人高高在上,粉丝们只能在电视剧里、唱片的MV里,还有海报上看到他们。”

“最近距离的接触,无非是演唱会的时候混在人群里为他们呐喊几声。”

“偶像则不同,他们出现在街头巷尾,通过社交网络发布自己的行程方便粉丝追踪。”

“他们经常性地通过见面会、生日会之类的形式和粉丝近距离接触,给人一种他们就在我身边的感觉。”

“我这么说吧,偶像的目标是成为粉丝心理上的家庭成员。”

“韩国男团偶像的粉丝通常叫他们欧巴,看过韩剧应该知道,这个词是情侣之间常用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男朋友去出歌、去演戏了,你会说他的歌不好听、戏不好看吗?”

“你当然是无条件的支持!而且还会自发地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感到自豪。”

张家琪没被侃晕,她追星不上头就是因为足够清醒:

“但这只是一种错觉对吧?偶像根本不是你的家庭成员或者你的男朋友,他们只是想赚你的钱而已。”

彭宇琛笑了,张家琪这样的就不是优质的目标群体:

“赚钱并不是问题,只要粉丝认为她们从偶像身上得到的快乐足够多,那么这就是等价交换。”

“这两年,因为很多未成年的女中学生追逐外国偶像,出现了一些荒唐的事情,所以大家对偶像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

“正是因为这样,社会才应该更支持我们自己的偶像,来引领青少年的娱乐生活,这才叫正本朔源。”

以上很多是彭宇琛的私货,她又用很感性的声音说道:

“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面。”

“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她是一个男团的粉丝,她得了罕见的重病躺在病床上,即将要面临一场生死未卜的手术。”

“这个时候,她的愿望仅仅是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偶像的鼓励。”

“然后,她的愿望就实现了,而且还来到了她身边。”

“最后,在这种鼓舞之下,她挺过了和死神的近距离交手,迎来了新生。”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会不会觉得,偶像好像还是挺有意义,也能产生一些正能量的?”

顾采薇没有被完全蛊惑:“她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治好她的医生,而不是她的偶像。”

彭宇琛心想反应挺快的呀,好像小看她了。

“所以我说,偶像是贩卖快乐的人。我们从来没有承诺包治百病,甚至解决不了任何一点现实的问题。”

她悄悄地用了“我们”,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