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华雄:杀鸡焉用牛刀!(5K求(2 / 3)
争的胜负大多时候都不是由纸面实力决定,而是由敌我双方主帅的临场发挥所决定,否则,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桉例。
讨董战略敲定后,酒足饭饱的众诸侯纷纷起身告辞,约定明日来辽东军大营,歃血为盟。
此时天色已晚,袁遗也已奔出了二百里,查看了全部两百个辽东军营寨。虽然他没有细数,但每个营寨中的士兵人数都在3000+以上,而且都是精锐士兵,一看就知道久经训练,绝非滥竽充数的士兵,这也与刘备所说的每营五千人基本相符。
也就是说,刘备就算没有百万大军,兵马数量至少也在六七十万以上。
得到这个结果,袁遗已经差不多相信了刘备有百万兵马的事实。
他骑着马,震惊且茫然的往回走着,喃喃自语:“刘备居然真有这么多兵马…他怎么可以有如此之多兵马?”
“既然刘备有这么多兵马,那我们还讨伐董卓干什么?打跑了董卓和小皇帝刘协,为刘备做嫁衣,助他顺利称帝吗?”
“不行,回去一定要和大兄(袁绍)及众诸侯商议一番,此次讨董,不但不能尽心尽力,必要的时候还要拖一拖盟军的后腿,否则,真要给刘备捡大便宜了!”
打定主意,袁遗鼓起余力,策马朝盟军驻地赶去。
………
在十八路诸侯在酸枣歃血为盟的时候,董卓正被另一件事情烦恼——有一些当年的黄巾军残余部众,约十余万人,号称白波军,重新聚集起来侵犯太原,而后攻陷河东一带,很多老百姓都逃到了长安附近的三辅一带避难。
身为大汉朝廷的主事人,此事董卓责无旁贷,只好派出女婿牛辅去河东攻打白波贼。可是,牛辅打了很久都不能取胜。
这让董卓很是上火。
与此同时,他得知了关东十八路诸侯所有底细,其中大多是他刚封出去的各地郡守,刺史,州牧,这些人不念他的恩情,居然起兵反对他!特别是这伙人发起者曹操和组织者袁绍,前者当初被他重用,却不识好歹要刺杀他;后者他之前心慈手软放过,特意封为渤海太守,然而这两个人跳反跳得最高。
一想到这群不知感恩的二五仔,董卓就气得牙疼,压抑不住心中的熊熊怒火。
他向来信奉的就是:我敬你一尺,你也得敬我一尺;如果你不敬我一尺,那我就送你去死。
既然这帮人不识好歹,董卓也懒得再讲什么道理,当即下令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一家,以及其他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但对于和李风有牵连的蔡邕,董卓却没有一杀了之,而是在女婿李儒建议下给予了重用,三天连升三级,从御史中丞直接升到左中郎将,又封高阳乡侯,甚至还对他言听计从。
与此同时,董卓派出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让他们带着朝廷的旨意前往盟军驻地,劝各路盟军退兵。
当然,主要是劝实力最强的刘备退兵,为了让刘备退兵,董卓许诺调回幽州牧刘虞,封刘备为幽州牧,并且送来了幽州牧的册封圣旨,另外善待蔡邕——最后这句话并没有告知刘备,而是特意告知了李风。
董卓的意思很清楚:如果想保住准岳父的性命,那李风就得劝刘备退兵。否则,蔡邕会是什么下场那就不好说了。他董某人狠不狠,问问袁绍袁术兄弟俩就知道了。
李风也不是被吓大的,当即表态,如果蔡邕没事,那么辽东百万大军就不会动真格的,大家象征性玩一玩,互相刷一刷声望,见好就收;如果蔡邕出了什么意外,那一切后果都由董卓本人承担,他李某人狠不狠,问一问渔阳张举就知道了。
打发走使者,李风在小本本上写道:【中平六年十一月二十三,董卓威胁我一次,此仇不共戴天!
】
记完帐,李风连忙来劝刘备,“大哥,咱们真要打进洛阳,逼死皇帝刘协吗?”
这个问题,刘备也已考虑了很久。
逼死或者赶走皇帝刘协,都不是人臣能做出来的事。诸侯讨董本质上只是一场政治作秀,准备开战的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人,准确来说大多数都不是好人,众诸侯展示武力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董卓封出更大的官位而已。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籍讨伐董卓来刷声望,吸引天下名士来投奔。
基于后一个目的,这场讨伐董卓之战还得继续下去,
“四弟,你有什么好主意?”
刘备手上拿着册封他为幽州牧的圣旨,神色纠结,直觉告诉他,这个时候可以收兵了;但理智告诉他,这场战争应该继续打下去,狠狠刷一波声望。
“大哥,我认为这场仗应该继续打下去,但估计这场仗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不如令徐庶领一万兵马,先行返回幽州,接收辽西八郡。”
“好。就依四弟之言!”
………
山阳太守袁遗很快返回了联军驻地,把刘备的底细告知了袁绍和袁术——刘备的确有百万兵马,还都是精兵。
兄弟三人对望一眼,神态严峻,心下不约而同想到了一起。
“本初,要不要拖一下盟军的后腿?”袁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