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派遣儒生过去(1 / 2)

加入书签

“如今我们占领了高丽,从高丽出兵进攻倭国,将会易如反掌!”

“不错,不错!”

“正是如此!”

“当年的刘仁轨,就是在高丽击败倭国的。”

群臣纷纷说道。

“陛下占领高丽真是高瞻远瞩!”

“高丽对我大明的意义,太重大了。”

“臣恳请皇上赐给臣五万水军,从高丽行省釜山出发,进攻倭国本土。”汤和单膝下跪,启奏道,“给倭奴国一点小小的教训,让他们不敢再年年骚扰我福建沿海。”

“此举也能扬我大明国威,甚至能让倭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年年朝贡。”

然而朱元章并未理会,显然暂时还没有进攻倭国的打算。毕竟,华云龙现在在高丽的根基不稳,而且大明海兵,海战经验还有些不足。

……

“简而言之,高丽南方富足渔业丰富,还有巨大马场,就相当于雄鸡有了鸡嘴之后,可以吃饱饭了。其战略位置如此之重要,就相当于雄鸡的鸡嘴,可以击败一切来犯之敌。”朱元章道。

“现如今,华云龙夺得了高丽,就相当于给大明雄鸡,装上了鸡嘴!”

一边说,还一边用竹竿画了一下大明疆域图的大致轮廓。

群臣一看,果然很像很像!

“皇上的文治武功,古今无双。”

“有了高丽这副鸡嘴,大明的国运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此雄鸡不但不会饿肚子,还有能力抵御一切来犯之敌。因为雄鸡的鸡嘴,既是觅食必须之部位,又是强而有力的作战武器。”

“谁敢来犯,啄瞎它的眼睛。”

“可笑当初那个迂腐儒生读汪磊,居然还用华夏民族一向谦和、仁爱做理由,以死相谏,阻止皇上出兵高丽,真是愚不可及!”

“汪磊自以为他会因敢于进谏而流芳百世,实际上会被世人所笑。被陛下诛了九族,也是罪有应得。”

“他并非高风亮节,只是鼠目寸光而已!”

“一介迂腐书生,就妄图阻止皇上的千秋伟业,他以为他是谁?他以为他的想法就是对的?殊不知他的眼光,连皇上的万分之一都不到。”

“皇上当时要不是用了雷霆手段,汪磊这个迂腐之人,就误国了。”

自从朱元章诛杀了汪磊,和另外一个读书人的九族之后,天下读书人中间,还是有不少对他不利的流言的。说皇帝行事残忍,听不进逆耳忠言。

如今,刘伯温,高启这些文官们这么说,就等于是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从此以后,对皇帝不利的流言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下读书人会嘲笑汪磊鼠目寸光,差点悟了国家大事。自古以来都是书生误国者居多,没有很高明的眼界,就不要妄谈国事。偏偏那些书生又十分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的眼光比朱元章还要高。

他们只是读了几天书而已,闭门读书,连远门都没有出过,而朱元章则是从乞丐当上了皇帝,曾经转战了中原的大江南北。

二者怎么比?

……

“如今,高丽纳入大明版图已经成了定局。”朱元章道,“但高丽百姓的思想和文化都很落后,他们不尊王化,不习圣人之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派遣大批儒生过去,教他们尊王化,学习圣人之道。”

“所以大明需要马上派遣大批的儒生过去,教导他们学习圣人之道。并告诉他们,高丽是箕子的后人,而箕子,是商文王的儿子,高丽和中原人本是一家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不分你我。大明的官员过去管理他们,是自己人管自己人,以后大明和高丽共同繁荣昌盛。”

“孔圣人是我们的,同时也是他们的,他们应该遵守孔圣人忠君爱国的思想。端午节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太极八卦也是如此……总之,要让他们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

需要儒生过去教化他们?群臣闻言无语了:大明现在已经在实行文化变革了,新兴的文化注重个人思想开放,已经在逐渐澹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而现在皇帝居然要派儒生去高丽,教高丽人儒家思想。

“刘伯温,宋廉,高启你们是当今大明最有名气的大儒,你们觉得,该派哪个去高丽行省呢?”朱元章问道,“是你们哪个亲自带来一队儒生过去,还是给咱推荐一人?”

宋廉,高启,刘伯温三人对望了一眼,都没有接话。他们还是有点卷念中原的,不想不远千里到高丽行省去。他们年龄都很大了,没有年轻人的闯劲。

刘伯温,现在只想回青田去养老。

而高丽哪个地方太远了,而且不尊王化的百姓居多。如果由他带着儒生过去,需要做的事情必定很多,也很累。就像开辟一片新的文化战场,要打一场文化战争。

甚至个人身家性命,还有可能遇到威胁。

毕竟,高丽人,不是中原人,其中必定有不少极端分子。

虽然他们都是炎黄子孙,但这个观念并不太深入。

“臣为陛下推荐一人。”刘伯温道,“翰林院学士马君则,可担此任。”

“老臣也是这个意思。”宋廉道,“马生学识渊博,对儒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