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哥是暴君 第18节(2 / 4)

加入书签

给叶初预备的,谢澹的则是一碗拆骨牛肉汤和几样卤味、点心。

两人也没再换地方,谢澹把他面前的书册纸张稍稍挪到一旁,让人把餐食放在书案上。

时间长了,跟前伺候的人都极有眼色,放下托盘便悄声退了下去,只留下两人独处。

谢澹这顿夜宵比往常早了足有一个时辰,也不太饿,便拿起托盘上温热的湿帕子擦净了手,先夹了萝卜糕喂她,叶初便放下毛笔认真吃东西。

这萝卜糕是用白萝卜丝,掺了瘦肉末、青菜碎和香菇碎,加入鸡蛋和少许醒发的面糊蒸熟的,切块摆成菱形花样。这种搭配若是摊成饼用铁锅热油煎出来会更香,但是夜宵吃油腻了,厨房就按叶初的口味改成蒸的,蘸酱料吃,白萝卜丝的口感便会格外鲜香柔软。

叶初一面吃着,一面无聊拿起他刚才看的几页纸看了看,似乎是一篇阐述什么吏治的文章。

她随口问道:“哥哥,你是侍卫统领,不是个武官吗?怎么动不动还要看这些绕来绕去的文章。”

“武官也要看得懂朝廷的公牍不是吗。”谢澹从容道。

他看着她,心里不禁莞尔,小姑娘实在很好忽悠,而捉弄她、忽悠她又很好玩。他觉得哪天就算他把折子拿回来批了,只要跟她说他这个侍卫统领该看的、皇帝让他批的,也能忽悠过去。

太可爱了,反正他说什么她都信。

谢澹也说不清是个什么心思,实在是她可爱的让人想抱一抱,他放下筷子,一条胳膊把她从椅子上抱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膝上。

小姑娘丝毫也不觉得哪里不妥,还自觉调整了一下姿势,侧身跟他对面,坐在他膝头,背靠着桌案,坦然等着他喂。谢澹怕她后背抵着桌子太硬了,左手便下意识地环住她,隔在她和桌子边缘,右手夹起一块萝卜蒸糕,蘸了酱料喂她。

从小喂她吃饭,他这些动作极为熟练,有时候为了哄她多吃几口,还得端碗追着喂。

秋风拂过窗格,烛台上几支大烛把书房照得明亮温暖,烛光下,一个喂的心无旁骛,一个吃的专心致志。

作者有话说:

三更送上,阿初小姑娘的红包随机掉落中!

第24章 羊汤面(一更)

过了重阳, 谢澹便不敢再随便让叶初踏出院门了。

实在是这些年的教训,她秋冬太容易生病,连凉风都不敢给她吹着。谢澹交代下人, 以后不能再让叶初随意出去逛园子,天气好可以出去走一走, 多穿件衣裳,天气不好就顶多让她在院子里散步玩耍一会儿。

为此院子里又多多添了些玩的东西,花木盆景, 鸟雀秋千,各种玩意儿, 还有两口养金鱼的青花大缸, 大到叶茴想躺在里头玩水, 养着锦鲤种着浮萍。以后要喂鱼也别到园子里去了,就在院里喂。

可许太医又交代了要保证每日活动至少一刻,叶茴便在墙上挂了个靶子,弄了一张小孩子玩的雕花小弓, 教她射箭, 叶初倒是玩得饶有兴致。

京中选秀的气氛也渐渐浓了起来,地方五品以上官员纷纷送女入京, 礼部那边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一道道流程。

然而其实随着殿选临近和更多的具体消息传出来, 朝中各家心中也都有数,皇帝只选三五个人,却又是太皇太后主持操办, 能选出哪些人来,其实猜也猜得差不多了。

可以这么说, 大部分参选的人家, 就只是陪着走个流程罢了。

然而这事情却也无所谓公不公平, 选秀原本就不是个公平的事情,也不是人人都想进宫。其余人也没什么好吃亏的,没有进宫的机会却也有别的机会。就比如千里迢迢送女进京的地方大员们,趁机各家联络一下交情,家有儿女趁机相看相看结个亲,皇家也会在这个时候施恩给他们指个婚、抬一抬身份体面。

一时间京城明显比平常热闹了几分。

这天早朝后,谢澹刚回到紫宸殿,内侍就通报忠王求见。

谢澹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便径自进了侧殿,换下衮服叫人传膳。

他今日一早起来,就只吃了半碗白粥和两个小笼包,有些饿了,这会儿看着内侍送上来的胭脂米粥、虾仁蛋羹和十几样琳琳琅琅的糕饼、小菜,却没什么想吃的,便坐下先喝口茶,吩咐内侍:“叫厨房换一碗羊汤面来,配些个腌萝卜和酱菜。”

内侍赶紧跑出去了,一边跑一边琢磨着,你说陛下怎么老喜欢把御膳房叫做厨房呢。

实则谢澹只是平常住在叶宅,说习惯了罢了。

宫里可以算作厨房的其实不止一个两个,就眼下来说,除了御膳房、太皇太后宫里的小厨房,还有个尚食局呢。原本宫中的膳食都是尚食局来备,皇帝和得宠的后妃可以设个小厨房,御膳房就只是皇帝在紫宸殿的小厨房,以备不时之需罢了。

谢澹登基后下旨后宫无诏不得到御前来,后宫大门一锁,御前和后宫几乎割裂成两方天地,尚食局要管着后头,皇帝自己也嫌麻烦,索性就把自己的餐点膳食都交给御膳房打理。

御膳房很快便送上一碗羊汤面,匀细柔韧的面条浸在热乎的羊汤里,上头铺着一层青蒜苗和羊肉片,滴几滴辣油,谢澹拿起勺子,撒了勺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