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3 / 4)
。
只是不知为何,总觉得某个地方有些不对劲。
都传宣武帝对林大将军有知遇之恩。林策一个乡野出身的小卒,能成为南昭最年轻的一品镇国将军,除了战功,更需要帝王的赏识和青睐。
宣武帝亲自为他加冠,御赐表字,此等荣宠,令世代挂帅的镇南军都眼红。
林大将军是重情重义之人。将军誓死效忠宣武帝,追星毫不怀疑。
但他成为将军贴身护卫的这三年,将军找他喝酒时,经常会聊镇北军那些将士的往事——从未提过宣武帝一句。
似乎那个远在京城的皇帝,和他关系并不亲厚。
或许是恩情太重,林大将军不愿意搬出皇帝的名号,让人觉得他靠着圣宠才坐上镇国将军之位。
追星琢磨了半天,忽然发现问题出在哪。
将军方才说的“周宁”。他直呼了宣武帝的名讳。
……
林策走入内院,逐月刚从后厨端来晚膳。
“将军,这个,”她扬了扬下颌,示意院内石桌上的某物,“绵里藏针笑面虎今早来的时候,把这东西落下了。”
谢信的佩剑?
难怪今日谢信跟着他们一道进入宅院时,叫侍卫给他一柄剑。
挂在腰间的佩剑,怎么会掉了都不知道?
还是一把极其珍贵的绝世宝剑。不知这把剑和这座将军府,究竟谁更值钱。
谢信显然故意把剑留在此处。
“姓谢的肯定没安好心。他不会讹诈我们,说我们偷了他的剑?”逐月猛然一惊,“叫追星隔着墙,给他扔回去?”
林策好笑:“名满天下的重光剑,就这么被你们扔来扔去?”
“那让追星送到他家门口?”
“不必,放在这。姓谢的要把这剑送给他未来夫人。他一定会来拿,我们看看他又耍什么花招。”
***
盛京的秋日向来暖阳灿耀,今日难得阴沉。
密密匝匝的黑色屋檐连成一片,被浓厚的乌云一压,昏暗得令人透不过气。
恭王府坐落在城北一角,安平长公主主宰朝堂的那些年,这些亲王都被打压的彻底,夹着尾巴装傻充愣才得以留一条性命。
后来宣武帝上位,任人唯贤,怀才抱德的恭王终于扬眉吐气,重新出任朝堂。
恭王府建府之时,只能往小了修,要是大兴土木过于豪华,立刻就会被安平公主一党抓到把柄,兴师问罪。
因此一个亲王府邸,比三公九卿的宅邸还要小一些。
即便后来有了权势,为了重振朝纲,给公卿们做表率,百官眼中性格宽厚,躬行节俭的恭王从未扩建过王府。
只是势大之后,府中养的门客越来越多,厢房阁楼只能在墙里建,府邸内越来越挤。
狭窄的主院内,一个身影正在来回踱步。
恭王年近不惑,五官平淡,带着几分忠厚恭谦的气度。
广湘王别庄遇刺以来,他谎称自己深受重伤,据探病的公卿们说,他身体虚弱,面色惨白气若游丝,肉/眼可见的憔悴。
比林策这个只有嘴上称病的人,装病装的像得多。
此时没了外人,他无需再装病,但脸色仍旧不好,一望便知的心烦气躁。
院子太小,他从东走到西,由南走到北,全是看了二十多年的古板景致,越看越心烦。
可惜他必须按捺下焦躁,耐着性子等。
等了许久,随从终于来报:“凤竹先生来了。”
恭王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吩咐随从迅速将来客请入内院。
不一会,一个文士打扮的高挑身影走入院内。
来人一身白衣,头戴玉冠,身披鹤氅,发髻并不规整,几缕鬓发垂下,大有风流豪放的雅士姿态,又具仙风道骨之韵。
只是他脸上带着半边青铜面具,遮挡住真容,高雅名仕的缥缈即刻变得有些诡异。
“凤竹先生,”恭王语气急躁,“本王昨夜就派人去请先生,先生怎么现在才来。”
凤竹慢悠悠道:“君子慎行,每日三省,哪有晚上出门访客的道理。自然要等到白日再来,免得引人误会。”
恭王被他噎了一口,不再说这个,只匆忙道:“铸造兵器的宅院,被羽林卫发现了。”
“那么大一座宅子立在那里,被人见到并不奇怪。”凤竹漫不经心,“只要出现过,就会留下痕迹,总有一日会被人发现,不值得你如此惊惶。”
“可是……”
“你可按照我说的做?”
“一切皆照先生吩咐,可是……”
“只要严格按照我的吩咐,羽林卫无法找到证据,证明是你所为,又何须担心?你安心养伤即可。”
“先生,本王……”接连被人打断两次,恭王这时才说出想说的话,“本王听从先生之言,烧毁真正的书信,伪造了周翰的信件……”
“但本王不太放心,于是,于是加了一重陷阱。”
“哦?”凤竹平淡的语气起了几分意外和兴致,“你设了什么陷阱?”
“本王命人在通道中堆了大量粉末,一旦遇上明火,即刻爆炸。”
凤竹冷笑:“画蛇添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