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成亲(2 / 3)
提前入宫吧。”看着章文怡疑惑的眼神,秦琼解释道:“晋阳生性乖巧和长孙皇后极像,本就受陛下夫妻宠爱。自从长孙皇后仙逝之后,他们夫妻情深意笃,陛下建层观常遥望昭陵以示怀念。晋阳与长孙皇后生的容貌、心性如出一辙,陛下更是对她另眼相看。听说现在陛下将她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晋阳与你投缘,初次见面便相邀进宫,这是以往从来没有的。而且还当晚留宿,只怕今天御史的折子要满天飞了。陛下必定会因为要掩人口实提前让你进宫,所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然而除了当天皇帝赏赐了一大堆的金银布帛之外并没有其他,而且接下来的半个月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平静的连秦琼都有些着急。
终于一天册封章文怡为晋王妃的圣旨下来了,看到这道圣旨秦琼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李世民经过天人交战终于还是选择了让李治娶了九儿。
对李世民来说让九儿现在入宫的目的无非是照顾晋阳,这当然是做他妃子会更容易一些。九儿的年纪幼小不是问题,秦琼是国公不是问题,差着辈分儿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秦琼的功绩,如果李世民强娶章文怡则会是对功臣的极大不尊重,加上他一直在打压瓦岗一系的武将,这容易造成人心思变。
瓦岗众将一直被打压,在高层的将领不多,然而这些将领却是唐军中层将领的基石,如果这些人产生变化唐军的战斗力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突厥、吐番表面臣服,实际上都在积蓄力量,眼下唐军是万万乱不得的。
皇家的婚礼异常的繁琐,但是在李世民的严令下,一切都在按照程序迅速的进行着。礼部的官员这辈子都没有忙得这么狼狈过,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到子时以后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翼国公府也没闲着,教养嬷嬷杨氏和宫女进驻国公府后宅。章文怡每天都是在教养嬷嬷和宫女的督导下,不断的演练婚礼程序和学习宫廷礼仪。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古代皇家的宫廷礼仪的繁琐程度还是远远的超出了章文怡的想象。
现代人很难想象光一个坐姿就有十几种之多,每一种坐姿的细节不下百余处。想当年军训中最累的站军姿已经让人叫苦连天了,如果拿来和现在学习宫廷礼仪当中选一个,章文怡宁愿站一天的军姿。
这段时间章文怡累的每天除了想睡觉还是想睡觉,学习宫廷礼仪难也好累也罢,这些还都能挺住,可是杨氏的竹棍实在可恶,稍有错处竹棍毫不留情的就是一下,每一下都是火辣辣的疼。好多次她都差点儿忍不住想找义父说说咱们能不能不嫁了,当然这种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法上。
圣旨都下了,除非皇家悔婚。如果胆敢用这样的理由要求停止整个流程,那是活得不耐烦了。无视皇家威严,戏弄礼法的大帽子足够让你绑赴刑场千刀万剐了。而且自己找死也就罢了,多半还会追究翼国公治家不严的罪责,削官罢爵都是小事。
在古代任性?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章文怡不知道的是那个凶神恶煞般教养嬷嬷此刻的内心是复杂的。这位教养嬷嬷杨氏是前朝的皇亲,其父曾经是前朝的礼部侍郎。她唐皇宫中资格最老、最懂礼法的教养嬷嬷。
章文怡是她所教过的所有未来皇妃当中底子最差的一位,刚开始的时候杨氏很诧异这样一个野丫头国公怎么会收她做义女,皇上怎么可以选她成为晋王的妃子,简直不成体统。
很快杨氏就发觉这是她所有弟子当中学习最刻苦、接受能力最强、反应最机敏、进步最快的一位,如此巨大的反差让嬷嬷非常的不适应。
一天在训练结束之后嬷嬷突然叫住了章文怡,对她说:“明天上午不训练了。”
章文怡高兴道:“是,嬷嬷。”
杨氏皱着眉头冷声说道:“你高兴什么,不记得喜怒不形于色了么!今天暂不罚你,日后再犯加倍处罚。”
章文怡连忙正色,回道:“是,嬷嬷。”
杨氏踌躇片刻,说道:“你是皇子后妃的人选,很多事情事关皇家的体面。所以该有的自然要遵从,不该有的要多想想。”
章文怡脸色不变,沉声答道:“是,嬷嬷。”
杨氏朝着她看了一眼,转身走了。
当晚,章文怡来到了秦琼的书房。当秦琼见到章文怡不由得吃了一惊,要知道秦府后宅特别是章文怡住的院子有禁军重重守卫,旁人不要说从内院走到外院,就是要走出她的院子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这外院也有禁军把守。书房附近还有亲兵护卫,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战士,警觉性和护卫能力远超禁军,常人根本躲不开他们的警戒。
可是这个孩子不仅走出了自己的院子还能走到他的书房,这种本事不是江湖上的常见的飞檐走壁。而是绝顶刺客才拥有的能力,可是要成为绝顶刺客没有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是绝对做不到的,这孩子才七岁,就算是从娘胎里开始练也来不及啊。
章文怡将杨氏的话学了一遍。
秦琼想了想,问:“这段时间没有别的比较特别事情么?”
章文怡略一思索,回答道:“除了杨嬷嬷教授礼仪,便是随着宫女演习各个步骤。除了宫里来量嫁衣首饰的绣娘再无其他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