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决战(1 / 2)

加入书签

“完了!”

见到此情此景的江书同就算在蠢,也知道这支鸟铳营,算是完蛋了,连忙翻身策马,朝后面的万名义勇奔去,快速逃离了鸟铳手的身边。

“现在该我们了结一切了,集阵!”

苏胜连忙下令道。

很快燧发枪手集合了阵型了,装好了子弹和火药,准备开第三枪了。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要集阵开枪,因为不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这些火枪,它不论从精度还是射程都比不上弓箭,很多人误以为火枪射程比弓箭远,可实际上火枪有效射程一般不足百米,而弓箭可以射到一百五十米甚至以上,之所以后来会出现火枪淘汰弓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培养一个火枪手只需要两个月,而培养一名弓箭手需要三至五年。

据考证清代的士兵一张普通的标准弓箭大概为80磅的弓力,相当于72斤,这还只是个普通弓箭手的标准,要射的远的弓,需要达到140磅的弓力,也就是一百二十多斤的弓力,我们现在很多成年人40磅弓都拉不开,弓箭手光要拉动80磅的弓就需要训练一段时间,更别说要射中了,我们很多电视剧,拿个什么几磅拉力的破弓,装装样子,随意便可以拉开,给国人感觉在古代当弓箭手好像很容易,从而误导了国人,误以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弓箭手,真给他一把普通的八十磅战弓,他连拉都拉不开。

由于火枪精度较低,所以需要集阵射击,虽然不能弥补射程不足,但是可以弥补精度,通过覆盖式射击,可以增大击中敌人概率。

“放”

伴随苏胜的一声令下。

“碰....”

“啊!.....”

伴随着燧发枪的开出第三枪,鸟铳营最后的将近三百名鸟铳手当场被击杀,自此泉州军鸟铳营全军覆没。

“给我杀!”

江书同回到万名义勇身边后,见鸟铳营全军覆没,连忙调转马头,对身后的义勇命令道。

“杀啊!...”

万名义勇在江书同的号令下,纷纷朝着一千名燧发枪手杀去。

“撤!”

苏胜见上万名义勇手持兵器朝着自己七百名燧发枪手冲来,连忙下令撤入城内道。

“别让他们跑了,给我追!”

眼见苏胜等七百名燧发枪手要跑了,江书同连忙下令追击道。

“开炮!”

就在这时,城墙上的沈烈连忙下令开炮道。

“彭...”

三十发炮弹袭来,一千义勇瞬间阵亡,数百义勇被炸伤。

“放!”

“碰....”

伴随着沈烈的一声令下后,留守城墙上的五百燧发枪手,开始向义勇们开枪,掩护苏胜等七百名燧发枪手进城。

“啊!...”

冲在最前面的数百义勇当场被打死。

很快苏胜等七百人全部进入了镇海城内,随着咔的一声巨响,镇海城内的大门瞬间关闭,将随后赶来的义勇全部挡在了城门外。

“碰....”

很快苏胜率领七百名燧发枪上走上了城墙和城墙上五百名燧发枪手联手攻击城下的义勇。

“啊...”

一名接着一名义军倒下,转瞬间便又死伤上千。

“彭...”

沈烈的大炮不能打近,但可以打远,站在远处的义勇瞬间成了炮下之鬼,近处的则成了枪下之鬼。

“啊...”

到处都是义勇的哀嚎声。

顷刻间,万名义勇已经死亡六千人。

“快撤!”

“撤啊....”

义勇们本来就不是职业士兵,心理素质也赶不上职业士兵,面对如此伤亡,顿时军心大减,士气大崩,随着一两名义勇高声呼喊撤退,义勇们便纷纷朝后方撤去。

“谁敢撤退!泉州卫所的士兵都给我听好,凡是越过你们身边的义勇,皆斩!”

眼见义勇大溃退,泉州卫指挥使江书同连忙对身边四百多名泉州卫所的士兵下令道。

“是!”

士兵们纷纷遵命道。

“啊!”

眼看一名义勇冲过了一名卫所士兵身前,这名卫所士兵二话不说,直接举刀斩杀义勇,伴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大部分溃逃的义勇纷纷停了下来,但还有数十名义勇妄想从卫所士兵身边跑过。

“啊....”

卫所士兵们也不惯着这几十人,当场将其全部杀死。

剩下的义勇吓的根本不敢动。

“义勇们,你们给我听好了,你们每个人都登记上了花名册,户籍籍贯都写的很清楚,我告诉你们,你们要是撤了,就会被连坐,谁再敢跑一人,我杀他全家。”

泉州卫指挥使江书同骑在马上,手持马鞭指着眼前几千义勇说道。

“指挥使大人,我们也不想跑啊!可实在攻不进去啊!对方火力太猛了!”

一名义勇挺身上前说道。

“攻不进去也要攻,你们跑了,你们不仅你们要掉脑袋,你们全家也要连坐,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次本指挥使随你们一起冲锋,要么是我们攻入镇海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