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再薅第一羊毛(1 / 2)
使不使用麻仓土,对于瓷器来说,区别还是很大的。
其他先不说,就说透光性,高岭土相比麻仓土,就差的太多。
麻仓土瓷胎透光性能极好,夜间将25瓦的节能灯,放入壁厚达一厘米厚的瓶里,也能透出“肉红色”的光!
所以,元青花的鉴定,肉红色的透视光,也可看作其特征之一。
而其他瓷胎,绝无这一特征,这就是区别。
没有麻仓土,就算你再厉害的大师,也难以仿制宣德之前的元、明瓷器。
“既然七几年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些麻仓土,那么现在也肯定能找到一些,就看想不想付出足够的代价。”
要知道,麻仓土开采地的面积可不小,矿坑更是众多。
就算七五年收集过一批,现在他要去收集,没准也还能找到一些呢。
万一他运气爆棚,重新找到了一座麻仓土的矿脉,那以后可就好玩了。
其实,这可不是他的妄想,因为当年开采麻仓土的场面,还是十分壮观的。
明·王宗沐《陶书·砂土》记载:“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曰千户坑、龙坑坞、高路坡、低路坡,为官土。土埴垆匀,有青黑缝、糖点、白玉、金星色。……麻仓官土一百斤值银七分,淘净泥五十斤,曝得干土四十斤。”
从这里看,出官土的地方,就不止一个,还有,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
麻仓在新正都,考新正都即今东埠地区以东。
高岭山东北,麻仓尚保留明代的名称。
现在证实,麻仓坑洞矿遗迹走向,与花岗岩风化脉走向一致,所以现在的麻仓,就是元明高岭土采掘故址。
有着明确的地点,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容易找到麻仓土旧矿坑,坏处是很难找到麻仓土,因为以前肯定有很多人去找过。
有明确的地方,让他寻找一些可能存在的残存矿脉,也许就找到了呢?
毕竟矿脉掩埋在地下,如果不把麻仓山全部翻一遍,谁能确定地下就一定没有麻仓土残存?
不过,现在他可没时间出去浪。
要不然,他肯定最先去的就是长安,那边还有一尊景云钟,等着他去摸一把呢!
整理好了东西,陈文哲想到今天下午要做什么了。
今天突然得到了毛瓷的制作材料信息,那么今天他就再去淘一淘毛瓷。
那第一收藏,他早就想要再去光临一遍,只不过,刚刚过去薅了羊毛,继续过去,肯定要被打入黑名单。
所以,陈文哲打算趁着不忙,时间还不长,他的名气还不大的时候,再过去薅薅羊毛。
想到就做,陈文哲稍微梳妆打扮,就变得让他自己都有点认不出自己。
想了一下,又弄了一顶帽子戴上,再加上一幅眼镜。
如果他真进入了黑名单,到时候他就整个塑胶假脸。
他还不信了,就现在的技术,还能通过他的体型,判断出他是谁来?
再说,他现在肯定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做这些准备也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果然,当他来到第一收藏之后,花费了八百块,就顺利的走了进去,根本就没有人阻止。
当然,就算进来了,陈文哲也不会多加嘚瑟。
低调发财才是王道,就是不知道,先前被他薅了一把羊毛,现在这里的毛瓷馆之中,还有没有真品。
如果没有,那他就不客气了,他肯定要去其他馆藏之中寻找一下,最少也要赚回本来。
资本家的良心,是不能指望的。
他现在就指望,那些第一收藏的收货人,在搜罗市场上所有毛瓷的时候,能够好运一点,把一些真品也搜罗到这第一收藏。
要不然,指着第一收藏的那些家伙,主动把真品放在毛瓷馆让人淘宝捡漏,那绝对是想多了。
也许以前还有可能,但是,有了上一次陈文哲的捡漏,这毛瓷馆,应该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主动放入真品。
虽然有这种判断,但是,万一呢?
所以,人的赌性是很大的,陈文哲也不能例外,要不然,他也不会再次走进毛瓷馆!
走进毛瓷馆,看到的还是一排排的博古架,上面摆放着全是释放着莹莹宝光的各种瓷器。
这一次过来陈文哲发现,这里摆放的瓷器更多了。
原来相同的瓷器,数量并不算多,而现在,不止是品种多,相同瓷器的数量更多。
这样一来,鉴定起来更加麻烦。
但是,来这里捡漏的人,却是也增加了不少。
看着琳琅满目的毛瓷,陈文哲又一次看花了眼。
上一次算是让他涨了见识,而这一次来,他的眼界又一次被开阔了。
因为这一次他看到了更多的毛瓷品种,可以说,只要是生活所需,方方面面的只要是能用到、看到的,这里都有。
看着博古架上的名牌,陈文哲发现,这第一收藏还十分好心的给这批瓷器分了类。
按品种分主要有茶具、餐具、酒具、花瓶、挂盘等。
按档系分,主要有艺术陶瓷、精品陶瓷、通用陶瓷。
按照介绍,陈文哲现在才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