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天包地地包天(2 / 2)
部制作坯体。 先筑器壁后筑器底,用于尖底瓶等; 正筑法是先制作器底后筑器壁,用于平底器。 器底是事先制作成的泥饼,再从器底外侧边缘用泥条筑成器壁,俗称“天包地”。 有时将器底制成浅盘状,从内侧接续器腹,俗称“地包天”。 这种制作是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台上来完成的,泥条一根接一根,根据需要不断续加或垒筑添摞。 器壁各部位的变化,依靠捏泥条的手指控制并改变造型。 手指向内或朝外,就能扩大或缩小器物的直径。 向内倾斜,器壁直径逐渐增大形成腹部; 向外倾斜,器壁直径逐步缩小形成肩部; 与工作台垂直,器壁直径不变,形成直腹或颈部。 因为器壁的薄厚,取决于泥条的粗细与手捏的力度大小。 所以,在泥条筑成坯体的整个过程中,手的操作技巧起着决定性作用。 彩陶是造型美与装饰美结合的统一体,造型的和谐全凭工匠高超的技艺。 造型美是指器物的外轮廓线美、形象美,其首要条件是各部位间的比例协调。 底径、腹径与口径的比例,腹径与通高、器身高与领(或口沿)高的比例等。 下腹部的倾斜度不同,器物的造型就不同。 如仰韶中期的曲腹盆,倾斜—度较大呈曲腹; 马家窑类型的平底瓶,倾斜度小因而呈长直腹; 半山类型的彩陶瓮,倾斜度大呈圆鼓腹。 不同的造型竞显出不同的优美曲线,以及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陶坯制成后,需进行适当的修整。 这样可使器物各部位规整而美观,口沿及外表变得光滑,造型也更加匀称。 修整时用类似骨匕的片状物,刮削掉多余的泥料; 还可用陶垫等块状物垫在内壁,用以调整器物的曲线; 或用手增补泥料,进行加工,使陶胎达到最佳形态。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