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长大自立(1 / 2)
这件红地绿釉缠枝莲碂式盖瓶,造型极为独特。 就完美符合建文的特点,反而不像是洪武和永乐的瓷器。 像是这样的瓷器,数量其实并不少,只不过身份很难确定。 但是,只要是留下建文款识的,还是古瓷,那么就值得研究。 比如一件蓝地绿釉五爪龙纹彩瓷天球瓶,就做的十分精细。 特别是精细的剔刻绿彩五爪龙,气势磅礴。 这只龙纹天球瓶高42公分,五爪官龙刻画的极为生动。 龙首就像建文皇帝温文儒弱,而龙爪刚劲有力。 明朝社会盛行佛、道教,其宗教味盛浓的万字云纹饰布遍器身。 瓶腹下端的《福山寿海》,是明朝社会表现国泰民安的常见纹饰。 刻工更是细腻,瓶肩上用白釉青花落《大明建文年制》长方款。 这个款识,字体楷书清秀端庄。 在加上白釉如白玉般温润,青料自然浑散深沉,要说它是普通瓷器,还真说不过去。 至于说是赝品,那就更不对,因为这件瓷器实在是太过精致。 特别是瓶身的那种美如蓝宝石的蓝釉,温润含蓄,碧波荡漾。 这样的釉色,就算是现代的高手,也难以彷制出来。 特别是这种瓷器的气质,跟洪武和永乐都很难相合。 不说其他,只是那温文儒雅的绿龙,跟那独特的釉色相映成趣,就表现的十分雅致。 而洪武和永乐是什么气质?豪迈、大器磅礴? 这一点上,建文帝明显就弱了太多。 当然,作为一位皇帝,其官窑器是不缺气势的。 比如这件瓷器,整器造型气势宏伟,宫廷御用器韵味十足。 这样的瓷器,肯定是研究大明建文历史文化的难得有力的左证。 如果能够确定其身份,肯定也是今天不可多见的稀有明代建文珍瓷。 这些建文官瓷,从器特性与资料来推断,极有可能是当时建文皇帝对功臣的赏赐品。 并且在“靖难之役”战争结束前藏匿,从而躲过了一场劫难! 数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有幸赏见,也是难得的缘分。 只不过十分可惜,这一时期的瓷器,太过难以确定身份。 所以,就算是行内人,十分认可的一些瓷器,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被所有人认可。 这就是古玩江湖,有江湖就有争分,这很正常。 而在陈文哲看来,真正的好东西,其光彩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 考古在于挖掘,在于取证,在于寻找前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哪里寻?哪里找?寻找自然是找实物。 研究哪里一方水土,取实地水土研究才有价值。 而研究建文瓷,自然要找相关的瓷器。 不研究不知道,真正研究起来,跟建文帝相关,或者说可能有关的瓷器,还真不少。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比如现在陈文哲手中的一件瓷器,这肯定是一件明初的青花瓷器。 首先这是一件古董,而且还能跟建文或者朱元章牵扯上,这就不简单。 这么一件精美的瓷器,而且是明初官窑作品,那么其上的任何线索,都是很重要的。 这是一件青花瓷盘,盘上有一诗句曰:“有无非乃授三径,曾否新霜剪一离”。 并且底有落款,曰:“长立”。 如果从考古的方向研究,那么考古应该是百家争鸣、各抒已见。 而在这件瓷器之上,明初的瓷器,再加上诗句,也许就会有所得。 此诗句及落款,只要肯分析,就能得到一些收获。 对于诗句:“有无非乃授三径,曾否新霜剪一离”,这应该是洪武帝朱元章对皇室子孙们的祖训。 落款:“长立”,应该是建文帝的年号。 为什么?因为在汉语之中,长立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长大自立。 而出现在一件明初的瓷器之上,那会是什么意思?不就是长大自立嘛? 诗句:“有无非乃授三径”,又是什么意思? 由于青花瓷盘年代为明朝初期,结合明朝初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析理解出一些意思。 根据明朝洪武年,刘伯温的预言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