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2 / 2)
集沉船上的各种信息而非捞出瓷器,才是发掘工作的要义所在。 也只有弄懂了这一点,也许还能在周围发现一连串的宝船。 所以,当能见度过低时,信息收集的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幸亏在台风来临前,他们已经可以很从容地在水下铺好特制的硫酸纸,按照1∶20的比例,用铅笔绘下“探方图”。 在台风之后,他们只好在一片混沌中摸上一通,靠触觉判断方位、形状、比例,回到船上后靠记忆画下图纸。 等图纸画好,这艘沉船怎么沉入海底,之后船舱之内的瓷器,又怎么散落在海底,都被陈文哲摸索了个清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航线,季风、台风等问题。 知道了这些信息,他们就有可能寻找出,这周围所有沉没的古代运输船。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接下来就是全面发掘这第一艘沉船周围的瓷器。 为了发掘这艘沉船,高启静他们先后进行了6次试验性发掘,甚至将沉船遗址整体圈在拼接框架之内。 相比其他沉船,这艘船上的东西已经被清空,可埋在附近泥沙之中的瓷器,保存的却特别好。 “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对于这次发掘出的瓷器,陈文哲感觉是已探明的水下遗址中最好的。 在南方夏季的天气、潮汐和水流的影响下,水下队员们可以用于下水作业的时间微乎其微。 每次下水,他们最多可以停留40分钟,每人每天平均下水3次。 在深海中,队员们的意识都很模湖,注意力难以集中。 因此必须在潜水之前,就准确做好全部计划,入水后惟盼尽快完成。 船体和剩余的文物,都埋在淤泥之下。 而这些淤泥之下的文物分布,也已经被标注出来。 之后,对照着图纸,按图索骥,逐一挖掘就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