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千年定瓷的代表作(2 / 2)
出入盥漱。” 这里所谓的澡罐,指的就是净瓶。 这种器物细颈粗腹,粗腹容量鼓大以盛水,细颈防浮尘虫蚊入内而护净。 净瓶的渊源,或可追朔到佛法初传时代。 唐法琳《辩证论》载:“僧祗等律云,应法澡灌咽细腹粗护净,便易生善长道,最为要用,是以为佛所叹制。” 以净瓶作为饮水器具,主要还是为了生善长道。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须。 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着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唯斯净瓶及新净器所盛之水,非时合饮。余器盛者,名为时水。 中前受饮,即是无愆。若子午后饮,便有过。” 这里是说瓶有净、触之分。 按佛教有午后不食的戒律律,午后即是非时,净瓶之水可以过午而饮,触瓶之水只能在午前饮用。 另外义净撰《受用三水要行法》又云:“净瓶须是瓦,非铜澡罐。由其瓶内有铜青不净不得灰揩故……然五天之地,五将铜瓶为净瓶者,一为垢生带触,二为铜腥损人。” 若以铜铁类材质制作净瓶,则瓶内易生垢出锈。 而这种细长颈的器物,不可能予以从内擦拭。 所以当时僧人所用的净瓶,都以瓷器为主。 静志寺中的出土物也证明这点,只不过静志寺、静众院两地宫所藏净瓶,都为定窑白瓷,只有一件为铜净瓶。 净瓶或有多种类型,主要有双口与单口之分。 其形制为锥形长颈,细口朝上。 颈中部有尖扁轮状平台,鼓肩。 腹部为圆鼓状或鼓肩向下内直收到底,肩旁有另一大口,呈瓶口状,上大下小。 有直接以合页扣带盖者,也有未见合页扣的无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