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真,精,新才是王道(1 / 3)
像蛋壳陶杯、薄壁蛋壳瓷杯这种器型,只要做出来,就是成功,就有很高的价值。
就算大一些,也完全没问题。
还是说大器型,其他都不说,就因为体型大,就很容易烧塌、烧裂,就不要说釉色的变化了。
当然,这里说的大器型,肯定不是七八十厘米高的梅瓶什么的,而是动辄身高、口径超过一米的大缸、大瓶。
所以,鉴定一定要谨慎。
要知道制作一件顶级瓷器不容易,可是鉴定一件顶级瓷器就容易了?
鉴定一件东西,有时候很难,有时候又很容易。
因为现代仿品众多,可以说真品连万分之一的可能都没有。
所以,遇到了古董,你就说是仿品、赝品,那么就有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可能,你是正确的。
但是,这么做真的好吗?
仿品!估计这是收藏家们最怕听到的词语了。
这个词意味着你的真金白银,又打了水漂。
玩收藏,没有不打眼的时候,也没有不打眼的藏家。
今天有些大行家跟你说,我那没有假货、赝品,这话你也就听听,别当真。
没有谁生下来就会鉴别古董,都是用时间和金钱砸出来的眼力。
只是有的人,可能砸了一辈子也没砸出个响来。
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两个字:浮躁!
现在人玩收藏,那哪是玩啊?
那就是生意,今天花了800地摊捡漏的东西,明天恨不得就有人出8万购买。
在这個过程当中,哪有时间细细审定?
收藏,只要一沾上钱字,那就难得入门!
为什么呢?沾上钱字,你想着的首先就是回报。
一想着这东西值多少多少,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哪里还有时间和兴趣,仔细研究这玩意的真假和年代?
心里想的只是我花了多少钱买的,千万不能亏了!
越是这么想,东西那就越看越真,越看越可爱。
这样的事情真不少,就说上一次武三过来,就说过这么一件事情。
当时有人就买了一件仿品,而这个仿品不得了。
2016年在英伦一家公司,拍卖出了82万英镑的价格。
而1946年原藏家购买的时候,才花了9英镑!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70年,这件仿品增值9万倍!
这是一件什么仿品呢?其实揭开这个仿品的神秘面纱,就一点也不会让伱感觉奇怪。
这是一件成化斗彩天字罐的仿品,仿制年代是清雍正时期!
仿制者是雍正官窑,可见,真,精,新才是瓷器收藏的王道!
好!难怪这件仿品增值这么高,82万英镑买回去,估计还有增值潜力!
因为这件宝贝,就是属于瓷器收藏圈说的“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雍正官窑!
雍正官窑号称清三代之冠,是有其独特原因的。
一,雍正一朝在清三代里时间最短,只有十几年,所以传世品最少!
而康熙61年,乾隆60年,再加上乾隆做太上皇那几年。
康熙,乾隆瓷器数量真不少。
二,雍正一朝审美眼光,最符合当代审美潮流。
康熙瓷器太古拙,乾隆瓷器就好像暴发户,而雍正瓷器清淡含蓄,姿态优雅,和今天人们的审美眼光不谋而合。
三,雍正皇帝个人特别喜爱陶瓷,命烧年窑,还有乾隆时期的唐窑,其实唐英在雍正时期就参加了御窑管理。
皇帝重视,杰出督陶官也是雍正瓷器物稀价昂的原因之一。
再说成化,成化斗彩天下闻名。
鸡缸杯拍出了2个多亿,不管原因如何,也说明鸡缸杯属于硬通货。
收藏圈里的朋友,十年以上的,一般都知道圈里有“硬货”一词。
什么是硬货呢?就是那种知名度特别高,啥人都知道值钱的玩意。
这玩意你别想以捡漏价格买回去,捡漏的肯定都是药,不是你想象中的仙丹。
比如某某牙某某角鸡缸杯,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款。
收藏家买瓷器有一个特点,初学者最爱买某某年制款的瓷器。
资深玩家看到带款的,就绕路走!
而只有顶尖收藏家,才敢拿起那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的玩意,仔细揣摩,认真研究。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说穿了也简单。
初学者无法通过其他细节特征,判断年代。
瓷器的底款,就是他们看年代的唯一标准。
所以,仿制者无法完全仿制出细节特征,但仿个款太容易了。
什么款也就只有六个字,找个学生写个半年的,就练这六个字,还能练不像?没文化的都木有问题了!
所以,资深藏家最怕带款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