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岛上谋生暂短平安 岛外厮杀生…(1 / 3)
让丁耀亢没有想到的是他上了岛之后,这个岛其实看着很小,但实际上这个岛并不是真小,而且还生活着很多居民。前段时间通航的时候已先期来了很多难民。这个岛后来他才打听出来叫云台山。
此时的云台山也是遍地是难民。船老大给他留下的五两银子,他想用这五两银子给这三十多号人买点吃的。岛上是有做生意的人,只是难民太多,做生意的人也非常谨慎。弄不好容易被抢,所以说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况且丁耀亢还没有钱。
接下来就是要把这几十号人安置到稳妥的地方。前几天他买的地瓜干已经吃完,大人可以先忍饥挨饿,可是孩子们却没有办法一直让他们饿下去。眼看着这三十多号人老弱病残没有办法安置,让丁耀亢心急如焚。
于是他先让儿子带领大家躲在一个大户人家外面的房檐下,自己出去寻找生机。岛上虽然难民很多,但是起码说不会有兵乱的发生。相对于战乱而言,这还算是幸福的。本来丁耀亢还想带大家接着向南逃,可是既没有盘缠,又没有体力,他觉得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找一个安身之处,并吃顿饱饭。
他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在一处山根,他遇到了一个长者。这个老先生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树荫下摇头晃脑的读着。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读书,让丁耀亢感觉不可思议,他自己都不读书了,还有老先生在读书吗?
丁耀亢走过去一探头,发现老头手里捧着的书,竟然是你写的《天史》。这本书是后来别人传抄后被刻印出来的,他自己都没见过这个版本,他很是吃惊。
于是他就对拿着这本书的长者问道:“老先生,您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老头儿说:“好书啊好书,我是方才从一个逃难的人手里买过来的。”丁耀亢睁大眼睛不解的说,怎么还有逃难的人背着书来的?
老头说:“是的,那个书生除了背几本书之外,什么也没有。好像是饿昏了,我拿了点吃的给他。他就千恩万谢地感谢我,然后问我是否还有银子可以给他。我看他这种落魄的样子,就回家拿了几两银子,于是他就把这本书给了我。他说不能白要我的银子,就把这本书给我作为酬谢。我看人家书生不想白要银子,也就当是从他手里买本书算了。”
丁耀亢见他这样说,就笑着说:“先生,怎么不回家去读?在这树荫下读书啊?”
老头接着说:“人家书生把这书卖给我就走了,我想既然书生想用自己的珍藏书来给我换银子。况且是在逃难中背出来的书,一定是比较有读头的,我也就想随便翻翻读一下。结果你猜怎么着?我这一翻读啊,就放不下了,所以说就在这树下看了半天。你这一说还真是,这天也不早了,我得回去。”
丁耀亢一看他要走,就忙说:“老先生,果然觉得这本书有可读之处吗?”
老头有些奇怪地看着他,半天才说:“这有什么不信的呀?你要是想读的话,我给你读几页,你看看他的内容是不是很好啊?”
说着,老头就把书递给了丁耀亢。丁耀亢合上书,笑着说:“这书是鄙人的拙作,几年前的手笔,不想今天有缘能够见到先生给予肯定。”
老头睁大眼睛看着破衣烂衫的丁耀亢,半天才深深鞠了一躬说:“小老儿不识野鹤先生在此,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丁耀亢也深深鞠了一躬,对老者说:“敢问老先生的尊姓大名,可否告知丁某?”
老先生并不知道野鹤先生就是丁耀亢,但丁耀亢的名字也并不是名人,所以老先生就说:“看来先生你的真实姓氏是姓丁,对吗?野鹤道人是你的艺名吗?”
丁耀亢急忙说:“是的先生,野鹤道人是我的道号,我本姓丁,叫丁耀亢。”
老头就说:“真是见了先生本尊,是小老儿三生有幸。我叫胡象寰,是湖州人,生有三子。目前,只有我与老伴住在这里,也是小户人家,如果先生不嫌弃,可到寒舍小坐一下。”
丁耀亢一见这老先生很是热情,就对他说:“实不相瞒,我是和族人一道出来避难的,现在一族人近三十多人都在街上衣不遮体。先生如果能够给我们指一安身之处,我等非常感激。”
胡象寰就说:“老人孩子可以暂避我家,其他人也先过来慢慢安置吧!”
丁耀亢一听这话,真是太好了。急忙随着胡象寰来到他家,发现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也装不了几个人的。就让母亲和大哥以及受伤的几个晚辈借住在他家。
这胡象寰非常热情,把自己家中的存米拿出来为这些人熬米做饭,让这些逃难的人一下子吃饱了饭。
胡象寰还拿出一些衣物,分发给这些难民。这让丁耀亢很是感激,丁耀亢也住在了胡象寰家,总算是能安稳地睡上几天。
睡了两天安稳觉,丁耀亢感觉这也不是长远之计,再吃两天的话,估计就把胡象寰家给吃没粮了。他就跟大哥商议,怎么样安置自己带过来这些人,不能总是拖累人家胡象寰。
大哥还算是做过生意的,也懂得经营之道。就给他出主意,说看到岛上有些人在出地摊卖些水果、蔬菜之类的。可以让年轻有力气的人去打听一下他们是在哪里运来的蔬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