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辞别杭州再无往返 遥想少年轻…(2 / 3)

加入书签

学士,当时是南京礼部尚书。

董其昌对丁耀亢很是喜欢,他们也成为忘年之交。董其昌是丁耀亢除钟羽正之外,最有影响力的第二个老师。

董其昌虽然自己很有学问,也做着南京礼部尚书,但并没刻意要求丁耀亢一定要考取功名。因为他知道丁耀亢的父亲在世时就是一个非常讲究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而且他对钟羽正也了解,他们都是同一代人。钟羽正是丁惟宁的好朋友,丁惟宁过世之后,丁耀亢与钟羽正为忘年之交。

那时的丁耀亢,年轻气盛,边游学边结识社会各层次的精英。虽然抱着为国效力的思想,但是也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可是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形象。

可不是吗,人家都求取功名,他却游山玩水。就是写文章也都与别人不一样,书写山水情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弟两个养大成人,可不是想让他游山玩水。

于是在他23岁那年,几封家书还是把他追回了老家。母亲不希望他这样游山玩水,还是希望他考取功名。他也遂了老人家的愿望去考试,可是不管怎么努力他还是名落孙山没有考上。

考不上那一定是他不努力,在世人眼里,这就是他没考上的理由。况且说他游山玩水,别人就认为他是不务正业。孤儿寡母,也确实他母亲支撑这么一个家也是不容易。况且说他已经是娶妻生子的人了,还总在外边玩,这肯定在世人眼里,那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主。

丁耀亢16岁就结婚了,老婆是妈妈给她物色的,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

自己23岁了,外人眼里也确实不是很定性。他从小跟着父亲生活在田园之间,养成了对自然的一种天然偏好。如果圈养在家里读些八股文,写些八股文章,总觉得空间太狭小,不能够让自己放松开来。

母亲经营着几亩田产,逐渐的把家置办的越来越好起来。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自己的老婆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知道跟着婆婆经营家业,相夫教子,这些都没得说。丁耀亢还有什么可以不满意的呢?所以没有考上功名,他也自觉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妻儿。

于是,丁耀亢就想收收心,在家苦读起来。

三年后,在家圈了满脑子八股文的丁耀亢,满以为自己这次完全可以考个功名回报辛苦的母亲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26岁的丁耀亢,还是名落孙山。

是他的文笔不行,还是自己的能力太差了?他自己也弄不懂。这已是他第三次受打击了,如果说自己能力太差,自己也没少努力。可是为什么就考不上功名呢?没人能回答得了他的问题,母亲也很是同情他。儿子在家确实努力了,这不是责备的问题,也不是儿子能力差的问题。

母亲是相信自己儿子能力的,母亲有文化,识文断字。儿子的文章她也亲自过目,她不相信儿子的能力差。

当年丁惟宁之所以辞官回归田园,也是对明朝腐败的不满,对明朝官场的黑暗产生厌倦。所以这种田园心境和田园生活方式,可能对儿子的影响太深太深了。

所以母亲对丁耀亢是非常理解的,他觉得儿子并不是能力差,而是社会对儿子的包容性太差。他就给儿子一片天空,让儿子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吧。

好在此时,母亲把家里管理的井井有条,更是衣食无忧。老婆没有文化,却能够按照母亲的安排,替她在母亲面前尽孝,也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孩子,所以丁耀亢就跟母亲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说自己呢,想到深山里过隐居的生活。

此时的丁耀亢,更喜欢道家的无为而治,更喜欢道家的出世哲学。他觉得自己与这个尘世格格不入,不如到大自然中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母亲是理解他的,帮他在诸城相家沟村的后山上找了一个好环境。对他说:“儿子,你可以在这里住下,但妈妈希望你还是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世俗中的人。人可以忘记现实,但每个人还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希望几年后你还能够重新回到家里,妈妈和你的妻儿随时都欢迎你回来的。”

此时的丁耀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自己与别人有什么差别,只是找不到自己为什么考不上功名?为什么自己总是名落孙山?

他想找到答案,也想静一静心让自己重新理一下思路。

在这里,他盖了一个小房,开垦了一些土地。每天读书种地,他感觉心情逐渐的好了起来。

他给自己的小屋起了个名字叫“煮石草堂”。“煮石”两个字,很多人不理解,丁耀亢也懒得去解释,其实这两个字是唐朝人的诗歌“归来煮白石”中的句子,也表达自己不想在世俗中看人眼色,以隐居为快乐之意。

有很多人以为丁耀亢非常怪异,其实恰恰这个时期是丁耀亢非常自由自在的阶段。他可以不受人干扰,在这里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他来到山上的时候,带来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书。偶然机会,发现自己带来的书中还有父亲写的历史资料。于是他就开始刻意读历史方面的书籍,感觉中国历史非常值得去学习和借鉴。于是他放下一切形式的八股文章,专心去啃读历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