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戴小乐的迟到学说(2 / 2)
就是让你像顾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威信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让他们从心底产生一种恐惧感,从而谨言慎行。我跟你说一个人的震慑力最能约束行为了。你看你,平时批评个学生,人看起来挺严肃,话说的一点儿都不严肃,学生听你批评就跟听相声似的直乐,能起到什么作用啊!还给他让一座儿,怎么,怕他站久了伤着腰啊!
那我总不能一上来就“啪啪”两下,先抽晕了再说吧!而且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他有问题很正常啊。就跟摸黑走路,地形不熟悉,免不了要掉坑里啊,你拉出来告诉他,往这面儿走是坑,以后绕走着就行了。非得支楞起个眼睛,揍到他服为止。
你以为所有的孩子都能用语言交流的了么?很多都是,你好话跟他说,他记不住。听过就忘了。以后还会往坑里掉。有时候你必须硬起心来,在他掉坑里的时候往下丢一石头,让他明白这样走不但会掉在坑里,还会有人往他身上丢石头,他会受到双重的伤害。这样的话,才能彻底避免掉坑。
那我不就成落井下石的了么?
不然呢,有几个老师在学生心中形象是正面的。在他们眼里,我们不是朋友,是需要他们天天去斗争的阶级敌人。他们觉得我们每天什么都不干,专门给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使绊儿,阻碍他们精彩生活。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成长期,所有的念头和想法刚刚开始形成,他们不再认为父母的话都是对的,他们觉得他们可以去独立的判断辨别一些事情,他们想要彻底的从父母那里挣脱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多彩的生活会让他们产生很多的新鲜感,会迫切的想要去尝试,去体验。但是以他们那些小认知能够很好的去分辨什么是好的,对他们有益的,什么是不好的,对他们有害的吗?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人去引导他,去影响他,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一个类似于道路指示牌的存在。但是道路指示牌有很多种,有的是文字性的,说此路不通请绕行。有的是实物性的,类似于障碍物,石头啊什么的。有的人他看到文字性的指示牌就可以明白,哦前面不能走,有危险,会乖乖的绕行。但是就有一些人他犯拧,你说不行我就偏走。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实物性的指示牌强制性的逼他绕行,虽然会让他在心里产生些不痛快,但是毕竟避免了涉险。所以,你得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有时候落井下石也不一定就不对。尤其是像戴小乐这样的孩子,你非得强制性的不可。你不能又想让他改错,又不想让他记恨你。两全其美的教育永远都在讨论中。
小张的一席话让糖白白想了很多,也许自己真的太纵容那些孩子了。想到这里,她站起来就往外走,小张说你干嘛去?
我找他算账去,向他展示一下我的动手能力!
你脑袋是硅胶做的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