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杏花的亲事一(2 / 2)

加入书签

酱油了。

二儿子是在三年前娶的媳妇,倒还没生养,现在掌管着家中染坊门面上的生意。

而三儿子也就是被相说的曲行书却和两个哥哥不一样,是个地道的读书人,至今没有沾染过曲家的任何营生。

这倒也不奇怪,但凡有点银钱的人家,大多希望自己家里头能出个读书人,往后能够光耀门楣。

特别是商户人家,历来‘士’、‘农’、‘工’、‘商’,‘商’字在最末位,也就比贱籍的奴仆身份要好些,人生在世无非追求的不过名利二字,吃不饱住不暖的时候利字自然摆在最前面,可一旦日子过的舒坦了,谁又不想脸色能再多一些体面,故此但凡商户人家有了银钱后便都喜欢供养家里的小辈读书,好改了爹妈头上的名声。

在这一点上,小富的曲家是如此,大富的段家白家其实也是如此。

要说曲行书这人书读得还真算不错,两年前就过了童生,听说等再过几年学问稳当了就要去考秀才。

据许三从曲行书所在书院里打听来的可靠消息称,书院的几个教书先生都觉得曲行书过几年能通过秀才的机会十分大。

再则说今年曲行书不过才十八,再过个三年也就二十一,即便一次不中也不要紧,但凡在三十前能能中了秀才,往后的出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抛开学问不说,就曲行书这人而言,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样貌身条均是中等往上,虽称不上风流倜傥,也算英俊清秀。

且许三也并没有打听出对方在这几年里有出现过什么浪荡行径,可以说曲行书这人的生活十分规律,每日里除了去书院读书,就是回家练字,即便偶尔和游人在茶坊吟诗作对附庸风雅,选的也都是干净的地

方。

不得不说,在这样一个男人出入烟花柳巷算是风雅佳话的时代,曲行书的生活习惯绝对算的上是难得甚至是极品的未婚好青年了。

这么一打听下来,这个曲家的小儿子听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家世好,学问好,连带的本人的人品也上佳。

可不知道为什么,秦五丫却越听越觉得这个曲家三少爷似乎有些奇怪的地方。

虽然一时间也指不出毛病在哪里,可秦五丫总有些不放心。

或许在潜意识里,秦五丫觉得这门亲事似乎有些太不对称的地方,毕竟以曲家的财力和曲行书本身的品貌即便不能找一房高门大户家的千金小姐,也应该会找一个家世与自家差不多的镇上商户人家的姑娘,又或者是秀才书生的女儿,怎么会托付媒婆去乡下找儿媳妇呢?

莫不是这个曲三少爷身上有隐疾吧?

秦五丫胡乱的猜测着,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其实这倒不是说秦五丫觉得杏花有什么不好的,其实杏花的性子虽然跳脱了点,单纯了点,可绝对算不上刁难,且杏花的样貌也是十分的清秀可人,理应配一个好夫婿。

只是,秦五丫知道杏花是个好的?那曲家人是如何知道的呢?以曲家在镇上的身份背景无论如何也和李家村搭不上边际,跟别说从前有相识之类的。

秦五丫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在当夜便将自己心底的疑虑和张山说了说。

张山倒没有秦五丫这么担心,只说:“你若是还不放心就让许三再去打听打听,或者换个旁人去曲家附近人家问问。要是真打听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便与张婶李叔直说,好坏里他们作为杏花爹娘也自有分寸。”

“若是没有打听出什么不好的呢?”秦五丫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