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日色余烬(2 / 3)

加入书签

在众人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装在这个袋子里的证物,就是我在追寻凶手的下落时,发现凶手遗落在地上的烟头。”

王嘉琪对楚辰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地对其夸奖道:“你小子还挺不简单嘛,快把证物拿给我瞧瞧。”

楚辰将手中的袋子递了过去,继续对众人解释道:“凶手具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始终遮掩着自己的脸庞,让人完全瞧不见他的面部特征,不过我倒是能够大致估算出他的身高和体重,身高在183-185公分左右,体重在65-68公斤之间,而且他的年龄应该在三十岁上下。”

梁洞白一边听着楚辰的讲述,一边低头沉思了起来,似乎有什么谜团将他给困住了,就像是一尊雕像似的,纹丝不动地矗立在原地。

王嘉琪带上了一副橡胶手套,小心翼翼地从证物袋中取出了那枚烟头,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之后,皱着眉头对身边的岳鸣问道:“岳法医,这枚烟头接触过犯罪嫌疑人的嘴唇,应该沾染上了不少的唾液,你能否从这上面提取出此人的dna?”

岳鸣看上去很年轻,实则经验非常丰富,对于王嘉琪的问题,他略一思索,便直接给出了答案:“正常人的唾液中一般都会含有脱落的口腔表皮细胞,在离开口腔环境之后,其活性只能保持两三个小时,而这枚烟头被嫌疑人的丢弃时间,我想应该远远超过三个小时了。”

就在众人都在对不能从烟头上检测出dna感到惋惜时,梁洞白却宛若恍然大悟一般,惊喜地抬起头来,眼睛里顿时也充满了光亮,说道:“从案发现场的整洁程度看来,凶手属于典型的有组织力罪犯,在动手行凶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所有的步骤,在每一次杀害死者之后,都会冷静细致地抹除掉现场可能会遗留的痕迹,行事如此严谨之人,在明知道被人跟踪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故意留下自己的破绽呢?”

“师父,难道你的意思是想说这枚随手丢在地上的烟头,其实是凶手为了迷惑我们的视线,故意留下虚假的线索吗?”楚辰心中不禁感到一片骇然,对于月光花杀手又加深了一层恐惧的印象。

梁洞白说道:“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不过,我更担心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凶手在杀害第五名死者之后,已经在为自己考虑退路了,如果他决定就此收手的话,可能会出国潜逃、整容换脸,或者是借尸还魂、李代桃僵,这将会给我们之后的抓捕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毕竟在此之前,警方从未发现凶手曾遗留下任何有价值的证物,事出蹊跷,必有异常。”

楚辰跟着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凶手有可能是已经达成了某种目的,计划随之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所以才会表现出相较于以往异常的举动。”

“以上的说法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终究只能归结于猜想罢了。”梁洞白在房间内环顾四周,接着说道,“总之,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精力,应当投入到以下这几个方向:第一,梳理案情,掌握每一桩案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第二,本案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线索,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当去主动发掘隐藏的线索,或是合理地推测可能存在的线索;第三,调查五名受害者的相关社会背景,总结出凶手的作案动机。”

“谨听梁教授的安排。”罗非凡点头哈腰地候在梁洞白身边,首先作出了表率。

“洛婵,用投影仪将电脑屏幕投放在这面墙壁上;楚辰,去外边找一张小黑板抬进来;罗非凡……”梁洞白大手一挥,将专案组成员全都指挥了起来。

“好嘞,师父。”楚辰回应一声之后,便匆匆走出了办公室,从隔壁的宣传部门借来了一张移动式小黑板。

原本干净整洁的厅长办公室,很快就变得满目狼藉了,小黑板上用马克笔写满了线索相关的文字,墙壁上的投屏画面反复播放着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办公桌上更是散落着一大堆绝密档案的纸质资料。

众人环绕而坐,梁洞白居于正中,有条不紊地梳理起具体的案情:“从今年一月到五月,金陵市境内接连发生了五起作案手法高度类似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将死者割喉杀害之后,还会破开她的腹腔,取走其中一种内脏器官。”

“以往我曾接手过的案例中,连环杀手通常都会先杀人后抛尸,杀人的地点相对隐蔽,抛尸的地点也相对偏僻,因为凶手作案的次数将会不止一次,所以凶手一切的行为逻辑,都是为了让警方难以发现自己的行踪。”

梁洞白缓了口气,接着说道:“但是这件案子却颇为特别,凶手选择的杀人地点,同时也是他的抛尸地点,要知道剖开腹腔后再取出内脏,绝对算得上是一件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情,他似乎对自己的作案手法充满了自信。”

“由于凶手每次都会在案发现场留下一张印有月光花图案的小卡片,因此有些新闻媒体在报道案情时,就习惯性给凶手取了一个外号,称之为‘月光花杀手’。为了避免引发社会大众的恐慌,实际上在媒体披露的信息中,屏蔽了一个最为关键的信息,那就是每张卡片上均写有‘罪有应得’这四个字。”

“这是标记行为!”楚辰突然开口,打断了梁洞白的独白,“连环杀手在连续作案的过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