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孔有德之乱(1 / 2)
“世子爷,临清急报。”
朱由崧抬头一看,发现大冬天的,王乾头上却冒着汗水,当下心头一紧,立刻命令道:“说!”
王乾应了一声,这才报告道:“临清急报,孔有德部叛乱,大掠山东。”
崇祯三年(1630年)一月,孙元化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当年三月,明廷授予孙元化山东按察副使的头衔,两个月后,孙元化正式升任登、莱二州巡抚。
孙元化到登州的目的,是建立一支纯西化的火器部队,只是这支部队刚刚编练,袁崇焕便不经请旨杀死了毛文龙。
毛文龙死后没多久,驻守皮岛的毛文龙旧部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哗变,作为昔日节制东江镇的登莱巡抚,孙元化出面对毛文龙旧部进行了安抚,并以为火器新军配属其他作战部队的名义,接收了皮岛的叛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人,其中,孔有德被任命为骑兵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驻守。
大凌河之战打响后,明廷下令驻防皮岛的前协副总兵张焘率兵进驻旅顺双岛,与登州参将黄蜚以及孔有德部会师,并进军三岔河,相机登陆,伙同正面锦州出援部队,夹击后金军军,以解大凌河之围。
但登莱方向的援兵行动迟缓,直到张春所部4万明军丧失殆尽后,才于大凌河之战即将结束的九月二十七日,离开登州,沿海路支援大凌河一线,只是,船离开了登莱之后,当晚就遭遇大风,被迫就近休整一日,才重新出发;但随即,出航部队在十月初一至十月初十的时间里,连续遭遇大风大浪,就这导致了明军船只严重损毁,士兵辎重和兵器全部损失,显然无法继续救援大凌河一线了。
恰好此时,已经抵达三岔河的孔有德部声称三岔河已经结冰,但冰面尚且无法承受较大重量,因此军队是无法通过的,于是,登莱援军便不顾大凌河城内官兵死活----孔有德的东江镇官兵原本就与辽镇兵马有很多的矛盾,而登莱镇的其他将官也在对后金走私方面与辽镇有较大的利益冲突-----一直逗留到了当年的十一月初。
既然海路已经走“不通”了,对前线形势一筹莫展的明廷便只能要求登州调遣5000援军,自陆路开往大凌河救援,但此时登州城内只有3000兵马,而登州火器营主力都在双岛一线的孔有德及吴进胜等两部手中,孙元化根本没能力实现明廷的要求,所以,只能派人先把孔有德部从双岛调回登州,然后再安排该部沿陆路开往锦州。
等孔有德部返回登莱时已经是十一月十日日了,结果,马不停蹄的就接到了眼陆路北上的命令。
当时受命出援的孔有德部和另外一名明军将领王廷臣率领的登莱第二批次援军,共有官兵4472名、马1061匹、骡子515头、骆驼3头、牛154只,以上官兵还携带有铁甲1985副、棉甲564副、中西大小铳炮1034门、火药5990斤、铅子2217斤,孙元化因此吹嘘道“从来援兵未必若此之盔甲、器械、锅帐、辎车悉全者”,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登莱第二批援军出发前的半个月,大凌河守军已经向后金方面投降了。
不过,孔有德显然还不知道大凌河守军已经投降的事情,所以,并不想去救援辽镇兵马的他自出发后,沿途怠玩,行动异常缓慢,甚至还在邹平莫名其妙停留了一个多月,最终在出发2个月后,才离开了山地境内。
崇祯四年闰十一月二十八日,孔有德部抵达直隶河间府吴桥后,突然叛变。
对于孔有德部的叛变,通常的说法是,孔部抵达吴桥后,补给中断,孔部士兵因为饥饿,到吴桥乡绅王象春家偷了鸡狗食用,此事被王家追究,孔有德惩罚肇事士兵插箭穿耳游营,饥寒交迫的孔部因为愤怒,进而哗变;叛变的军士将王象春家焚烧殆尽,王家只有王象春之子幸免于难;闯下大祸的孔部在千总李应元及其父李九成的安排下胁迫孔有德谋反,孔有德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被叛乱士兵所裹挟。
但这种说法根本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在孔有德部离开登莱之前,孙元化是给他们备足了粮食和冬衣的,正是因为孔有德在邹平逗留不前,这才导致了孔部粮食耗尽;此外,孔部行军时军纪极坏,一路上不断劫掠,名声极差,所以,吴桥百姓这才闭门罢市,拒绝与孔部交易,于是导致了孔部出现饥寒交迫的现象。
而与孔有德部一样接到开赴大凌河命令的王廷臣部因为中途没有停留,也没有沿途抢劫,所以在途经吴桥时,根本就没有出现粮秣供应不足的问题,早早的开赴山海关一线了。
所以倒是李九成父子因为贪污挥霍购马款项,自知难逃重刑,这才挑拨部下谋反的传言才可能是实践的真相,不过,李九成父子固然罪魁祸首,但孔有德本身的责任也是逃脱不了的----孔有德目无军法,因为私怨故意延迟行军速度,未必从一开始就没有谋逆的想法,甚至其与李九成之间,很可能只是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双簧戏而已----同样也要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
只是,关于吴桥之变的事实认定或可以暂时搁置一下,现在最要命的是孔有德部反了,这就给已经困顿不已的明廷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困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