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迎战平埔番(1 / 2)
当当当的警钟声响了起来,一名路通出身的教习随即冲入了宁虎居住的帐篷,向宁虎通报道:“总教头,土人来了!”
天启五年七八月间,宁虎率二百三十名民团弓手并二十余名路通出身的教习及三百名移民分乘五条小型内河木船,经过多次往返运输后,在淡水河上游一处被名为为芦花洲(芦洲区)的河心小岛上建立了河口乙字庄。
说是河心小岛,但岛洲的面积实际超过20平方公里,因此实际是不小的,不过由于岛上密布芦苇、红树林等热带、亚热带植物,所以数万年以来一直是动植物的天堂,并无本地土人居住,完全是一副蛮荒的状态。
因此,为了开垦出必要的土地,宁虎等人便依照当初的法子,在岛上浇泼各种油脂,然后纵火烧岛,从而在岛上得以成功立足。
只是,芦花洲上燃起的大火让淡水河流域生活的土人感到了极度的担心,因此,在部族祭祀的串联下,经过大部分村寨的长老的合议,土人们决心动员起来,一致将侵入自己生活区的外来拓殖者赶出家园。
但部分与河口庄探险队贸易过的土人村落却对这项决议不以为然----根据另一时空人类学家对台湾北部平埔族和高山族的人种分析、社会分析,曾经生活在台北地区的本地土著并不是同一族群的,所以,彼此间早有冲突,利益并不一致----这些土人村落不仅继续与河口庄的来人进行物资贸易,而且还把其他村寨准备起兵攻打乙字庄的消息有意无意的告诉了福王府的人,所以,宁虎等人对土人大队的来袭是早有准备的。
宁虎匆匆忙忙跟着这名教习来到砦墙边的瞭望哨,然后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只见无数的土人正从淡水河的西侧较窄的河道凫水而来,然后在乙字庄开辟出来的空地上集合起来,且一个个手持奇形怪状的武器,在哪里闹哄哄的冲着乙字庄在叫骂着什么。
看完了土人的队列,从瞭望哨下来的宁虎下达了集合的命令,由于早有准备,所以,民团弓手们和其余移民们很快就集结了起来。
宁虎找了个高的位置站了上去,然后冲着被集合起来的部属们说道:“外面大约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个土人,但我们只有五条木船,拼死了,能走三百人,那么留下的人人就是死路一条了。”
不少人的表情有些浮动,是的,谁走谁留呢?
但宁虎的话还没完:“就算是想走,土人也有独木舟之类的小船,保不齐,在水面上还要打一仗,更不要说,人家还可能一口气追到甲字庄去,到时候我们还能逃吗?”
王志钊振臂道:“不能,我们不能逃,逃来逃去,士气都逃光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宁虎点点头:“说的好,你们当中不少人是辽东来的,大明怎么败给建奴的,就是因为只知道逃,逃来逃去,就把自己逃垮了,毛帅不逃,反攻过去,结果发现,建虏也是一刀一枪能杀的死的,所以,我希望,大家伙今天也不要想着能逃,看准了,一刀劈过去,世界就清净了!”
宁虎其实不怎么会说动员的话,但他现在说的这些,还是粗粗的激励起了弓手们的血勇。
“好,是驴子是马,等一会就拉出来溜溜,现在我就不多说了。”宁虎结束鼓动,正式下令道。“乙字庄这边是顶在芦花洲最北面建的,北、西、东三面,能立足的地方有限,土人没办法堆积兵力,现在这三面,各留一百名屯户,弓手都安排在南面。”
平均2个普通屯户中就有1个手里有一支做工简单的长矛,可以对越过砦墙的土人进行捅刺,剩下的普通屯户手中也有钉耙、双股叉、铡刀这样可以作为武器的用具,因此将他们放在威胁程度不大的三面,问题不是很大!
“李九、孙三、成老大,你们负责统一指挥屯户,”三名标行出身的教习应了一声,便带着普通屯户去东西北三面围墙处预备了,此时就听宁虎继续道。“汤振,你带火铳手上砦墙,居高临下,给我们支援,金过义,你带着弓箭手也一样去南面。”
汤振吹了声口哨,也不多话,便带着手下二十个火铳手上了砦墙,金过义也不紧不慢的带着弓箭手与汤振训练的部下来了个交叉布置。
说起来,四面砦墙都一样,外围竖着的都是整棵砍伐下来的树干,然后这些树干的顶部都被削减了,正好依次形成了垛口,接着内围有高度逐次下降的几个树桩,如此便形成了方便上下的台阶和方便站立的平台,守卫者可以顺着台阶来到平台上,并站在平台上通过垛口对外发射弓箭和铳弹,不过眼下乙字庄这边的弓箭手和火铳手的数量都非常有限,所以弓箭手和火铳手,就只能先集中在南面,放弃其他三面了。
看着汤振和金过义相继离去了,宁虎又命令道:“全部教习披甲!”
一边的刀盾手们纷纷帮各自的教习把甲胄穿上,其中,宁虎有一身朱由崧赐的文山甲,王志钊三兄弟及另外两名标师穿的是河口庄里不多的锁子甲,剩下的教习都是穿的皮甲。
等所有人甲胄穿好了,宁虎一举手中的武器:“开门,庄外列阵!”
之所以不据守砦墙,而是出寨列阵,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乙字庄的防御建设还不十分完善,没来得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