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广武山(1 / 2)
经过了渡口的小插曲,朱由崧也不想再进中牟县城休息了,所以,众人直接奔郑州而去。
郑州在西周时属于管国,春秋时属于郑国,战国属于韩国,秦代属于三川郡,两汉时属于河南郡,到了南北朝时期,此地属于北豫州、荥州,隋代正式命名为郑州;五代末年,郑州开始隶属于开封府治下,元代则隶属于汴梁路,明代再次隶属于开封府,只是此时的郑州,虽然依旧下辖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但级别上只是散州而已,知州也只有从五品。
既然是散州,所以郑州的城区面积并不大,整个城池周长只有十五里,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城内户口也只有六七千户,三万余人而已,而且没有四关,也没有城厢外的繁华商业区,跟个普通县城实际相差无几。
甚至一定程度上,郑州城厢还没有其北境黄河边孙家渡口、杨桥渡镇来得热闹兴盛呢!
而且有明一代,郑州境内就没有出过什么有名的人物----另一时空中,某朝曾经把新郑高氏列为郑州名人,但问题是,在明代新郑并不属于郑州,而是直属于开封府的----既然没有名宦,那么绅权自然不彰了。
士绅不行的话,自然有外来力量来取而代之,这不,周王府及周藩名下的几个郡王府在郑州境内拥有大量的田庄和商号,甚至就连福王府也在郑州拥有几十顷地呢。
只不过,福王府的地是继承自原来的伊王府,这么些年过去了,最好最精华的已经几度易手了,剩下来还能落在福王府手上的绝大部分都只是些中田罢了,上田也就不到五分之一的样子,并且还四散分布,并不能集中在一起。
“世子爷,郑州这边的质库借款利息要比河南府那边质库借款利息高一厘。”
既然来了郑州,所以,不管郑州城区小不小,朱由崧总要逛一逛看一看的,结果逛下来看下来,就得到了某些令人震惊的情报。
经济繁荣度和活跃度远不如河南府,但借贷的利息却高出一成,可想而知,郑州这边压榨的程度;当然,若换一个角度来分析的话,可以得出本地的势家没有其他的获利方式,只能靠收取更多的利息来保证自身盈利需求的结论。
朱由崧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本地有什么特产吗?”
“柿子、石榴、樱桃、金银花、大葱、萝卜······”
几个仪卫七嘴八舌的报了一串,结果都是菜蔬之类的产品,很显然,至少在明代,郑州这里要矿没矿,要特产品没手艺人。
朱由崧不得不摇了摇头:“得了,今天晚上睡好了,明天我去广武山。”
广武山,昔称三皇山,又曰敖山,因楚汉相争之际,刘邦调广武君李左车在此教授太子刘盈操练兵马而得名,整座山绵延30公里,但海拔都不高,只有150~250米,根本算不得是山,最多是丘陵而已。
但《陋室铭》里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广武山虽然没有神仙,但这里却因为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而闻名,甚至还有传说称山上的广武涧就是古鸿沟呢,当然,这肯定是附会了。
不过到了广武山,居高临下,放眼四顾,朱由崧才发现此地北有滚滚黄河自山脚下穿流而过,西则有成皋之险,南下则击荥阳之背,实在是当年兵家必争之地。
李白因此在《登广武古战场怀古》云道:“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来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只是看过之后,朱由崧不由得再次沉思起来,是的,明末的形势与历朝历代都不相同,事实上,到洛阳、开封相继失守之前,明军在剿灭流寇的战争中,依旧具有军事上的优势,可偏生就因为几个胆怯的军阀而失败了,某种意义上,真的叫做是天数了。
朱由崧感叹着,随即又联想到了长江防线以及日后可能出现的南明政治和军事格局。
可说到利用郑家,水太凉肯定是绕不过去的,唯一庆幸的是,郑大木在当时还做不了郑家的主,一个贪婪的老狐狸虽然难对付,可总比一个容易上头的热血青年要好沟通。
那能不能把郑大木直接放在身边呢?
朱由崧很快否定了自己的设想,没错,要留郑大木在身边肯定没什么大的问题,但郑芝龙可有几个儿子,未必就会为了长子少了要价的;而且东林党人这等清流的影响力,也不只表现在钱谦益一个人身上,否则高杰死后,其妻邢氏也不会非要史可法收其子为养子了。
一想到,东林复社这批人的话语权,朱由崧的眉头就拧成了川字,《南都毬报》虽然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可更多的针对的是下里巴人,士绅们可是不认的呀,难不成到时候还要先清理一波再说吗?
朱由崧想着,目光看向了所谓的霸王城,是的,眼下的霸王城可不是人造景观,也没有后来修葺的城墙----城墙墙砖向来花费极大,谁没事给一个荒僻的山头围起来啊,败家子也没这么干的----不过是一个大土墩罢了,上面有一座后人附会的太公亭,据说是为了纪念差一点被项羽烹食的刘邦父亲刘太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