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三战威海(1 / 2)
迫于明军的压力,清廷没办法将主力从黄河沿线撤回,但清廷决定不能让这些人白白在黄河北岸浪费粮食,因此就在前线形势再次稳定下来后,从中抽调了3万人开入山东,协助石廷柱、姜瓖等部对山东境内的反清武装实施镇压!
3万大军雷霆万钧般的杀入山东,果然起到了净街虎的作用,迫使兖州西北部、济南南部、青州中部、登莱中部的反清力量或偃旗息鼓、或遁入沂蒙山区,由此,清廷总算是在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统治。
不过由于担心对兖南、青南的亲明反清力量的清剿,会引起明廷的担心----谁也保证不了,各部清军在战斗中不会越界进入南直隶境内----从而引发一场自己所不想发生的大战,所以,清军清剿部队只是在青南、兖南的北部进行了一番浮光掠影般的扫荡,而这种华而不实的扫荡,实际作用甚至还没有当初见神杀神、见人杀人的马光远、许尔安两部对青南、兖南两地反清武装的危害大呢。
当然,为了掩饰自己不愿意现在就进行明清之间大决战的意图、掩饰己方对明军京营部队的担心(和恐惧),清廷还自欺欺人的把沂州从兖州府内、莒州从青州府内分别划出,然而以两地重组了一个沂州府,籍此对外宣示,清廷已经完美的完成了对兖州、青州、济南等地反清力量的镇压,至于沂州府,清廷可从来没说要打过。
然而再怎么糊弄民间舆论,鳌山卫、威海卫两地的明军桥头堡却依旧如清廷脸上的伤疤一样明晃晃的摆在那里,若不能尽早拔除的话,不但登莱算不得彻底平定了,而且还会刺激明军在山东沿海进一步展开登陆作战。
所以,济尔哈朗在确认了黄河以南明军主力没有更多行动后,做出决定:以原本参与山东镇压的3万兵马移驻兖州、济南等地,对藤县、峄县、费县、蒙阴等方向实施警戒;以原兖州、济宁守军准塔部移驻青州、莱州,为登州方向作战部队的预备队(监军);以石廷柱部和耿继茂部南下依托齐长城旧址,对沂州府方向实施警戒,而石、耿两部还将以沂山穆棱关、高浑集、两城集等地为随时侵入沂州府的基地;金砺部继续鳌山卫明军桥头堡实施封锁,姜瓖部则负责展开对威海卫的进攻。
姜瓖虽然不清楚威海卫的防御体系有多少厉害,但见耿继茂所部在威海方向只围堵,不进攻,就知道威海卫并不好打,自是不太愿意去啃骨头的,然而准塔部有如一把匕首一样顶在姜瓖部的背后,且石廷柱部和耿继茂部也随时随地可能围扑上来,所以,别无选择的姜瓖只能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药。
明弘光三年、清顺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送走徐得功部没几天、刚刚熟悉了杨庭河(羊亭河)、望岛河方向地形地貌的姜瓖所部,便“迫不及待”的针对的杨庭河北、望岛河北的明军棱堡展开了试探性攻击。
八月末的杨庭河、望岛河还都处在丰水期,河面宽阔了数倍不说,河水更是深刻没膝,这便对实施进攻的清军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迫使姜瓖所部必须花费更长的时间过河----其暴露在毫无遮挡的河面上的时间也就更长了。
尽管,姜部先登之士手中都带着能遮蔽大部分身躯的盾牌,但面对已经更名为济州师右厢旅的守备者发射的密集铳弹和威力更大的虎蹲炮的打击,这些盾牌完全是累赘,根本起不到应有的防御作用,还让手持盾牌的清军没办法腾出手来进行反击。
因此,在光挨打不能还手的情况下,姜瓖部的试探性进行很快就失败了。
“望岛河那边也败了!”似乎是觉得第一波试图已经足以敷衍队伍里的监军了,所以,姜瓖在初步了解了杨庭河一线的守御力后,便结束了今天的进攻,然后返回大营,就接下来怎么打,举行了军事会议。“不过,望岛河那边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南朝水师的炮击。”也算是姜瓖所部倒霉,正好在2艘换装了前装线膛炮的淮丙炮舰到访刘公岛的时候发起了进攻,所以很快被排炮给打了回去。“然后被传说中那种打得很远、又会在空中爆炸的炮弹给打垮的,可以说非战之罪。”
姜瓖的话,让在场的军官们(和监军)脸上露出了恐惧的表情,是的,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消息再不灵通的,也知道当初多铎遇到了什么,因此,没有人愿意经历多铎曾经经历过绝望和不甘。
“好在,杨庭河这边距离海岸线的距离超过四里,打得再远的炮,也是打不过来,所以只要我们不再考虑从望岛河方向实施突破,问题还不是很大。”
姜瓖并不知道,目前济州水师及小琉球水师装备的口径最大的4.5寸(153mm)前装线膛炮的有效射程已经超过了2300米,而稍逊一筹的3.5寸(119mm)前装线膛炮的有效射程也有1930米,所以,姜瓖的那点认知都是不正确或者说是落伍的,无非是,明军重型炮舰无法驶入威海半岛西海岸的浅水区域,变相的拉长了射击距离,否则,一样是不会让姜瓖部有好果子吃的----也就是明军前装线膛炮的产量有限,否则在江口型江海两用桨帆船上都装上这么一门船艏炮的话,那就有乐子好瞧了。
“不过,从实战来看,南朝在杨庭河一线的防御也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