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喀尔喀人怎么办(1 / 2)

加入书签

已经老迈的连路都走不了的爱新觉罗·代善被宦官们用抬舆抬了进来,不过老狐狸的思维依旧敏捷,因此在假模假样听取了多尔衮叙述的豪格、多铎等人的意见后,他略作沉思,便把在来乾清门的路上早已经想好的想法说了出来。

“豫亲王要调用科尔沁人、察哈尔人或者其他什么蒙古人来协助进攻南朝,倒也不失为解决眼下朝廷困境的一个好办法。”代善有气无力的说道,声音不算很高,以至于边上的一众亲贵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听清楚他在说什么。“至于肃亲王担心的请神容易送神难,蒙古人反客为主,却是有些过虑了。”

代善的话让豪格有些不舒服,但代善的身份摆在那,他也只好耐心的听下去,就听代善在咳嗽一阵后,继续说道:“为什么不用担心蒙古人呢?因为蒙古人分很多部,部与部之间有矛盾,各部内部也有纷争,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老汗和先帝能以水滨三万女真之主的身份屡次击败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的缘故,也是给我们现在这些人的警示,是的,满洲是一个小族,建州更只是满洲中的一支,而我爱新觉罗氏,更不过是建州中的一员,所以,我们只有团结,才能保住现在的一切,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代善巧妙的用林丹汗的例子,说明了两件事,引得一众亲贵们纷纷点头认可,但此时,代善却话锋一转:“分裂的蒙古人,人数再多,也只能为我大清所驱使,但喀尔喀人却未必愿意为我大清驱使,他们可是一直在想着重现大元帝国昔日的辉煌、延续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未尽之事业的。”

崇祯年间,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联明抗金,但还是不敌皇太极,于是在1632年被皇太极击败,林丹汗被迫远遁青海,两年后病死在青海西部的大草滩上;林丹汗死后,其子额哲投降后金,漠南蒙古就此被后金-满清征服了。

但林丹汗所在察哈尔部只是蒙古各部中的一个,漠北喀尔喀诸部和漠西卫拉特诸部因为地理上的缘故,并未完全顺服满清的统治。

喀尔喀是漠北蒙古诸部的统称,在当时主要包括了三大部,即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

一开始,喀尔喀诸部见后金势大,也致书与后金通好,并于崇德三年(1638年),“遣使来朝”,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不过,喀尔喀和卫拉特两部的贵族并不甘心永久臣服于满清,所以1640年8月,两部汗王、台吉们在塔尔巴哈台(塔城)会盟,约定了联手抵御准格尔及满清这两大敌人。

去年,也就是顺治三年(1646年),苏尼特部首领塔巴海达尔汉伙同蒙古雄主达延汗六世孙腾机思----当初清廷为了拉拢他,已许配给腾机思一位郡主,并封他为和硕额驸、札萨克多罗郡王,诏世袭罔替;但一心想要恢复祖上荣光的腾机思为车臣汗硕垒所诱惑,便与弟弟腾机特和手下诸台吉叛清----针对满清在漠南的统治,发动了一次规模有限的武装叛乱。

知道塔巴海达尔汉与腾机思叛乱后的多尔衮立刻派遣了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多罗承泽郡王硕塞等人率京师八旗兵及附属科尔沁、察哈尔等部击败了巴海达尔汉与腾机思,迫使腾机思北奔喀尔喀,与车臣汗硕垒汇流。

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作战思路,阿济格率部对腾机思残部穷追猛打,遂于布尔哈图(地名)追上了腾机思的残部,一通大战后,腾机思的儿子巴图、侄儿多尔济,台吉茂海都被清军斩杀于当场,只有腾机思、腾机特等少数人得以侥幸脱逃。

车臣汗硕垒、土谢图汗衮布接到腾机思的求援信后,没有坐视不理,很快派出一支两万人的喀尔喀联军南下增援腾机思,上述喀尔喀联军与腾机思残部汇合后,于扎济布拉克(地名)与追击腾机思不放的清军大战一场,但此时的蒙古联军已经不是成吉思汗年代的蒙古军队了,所以不敢冲阵的蒙古轻骑最终为敢于冒死冲击的满清重骑所击败。

车臣汗硕垒不愿意认输,又追加了赌注,但一番鏖战后,蒙古联军再次被清军击败,硕垒和腾机思两人只能远遁色楞格河一线避让清军锋芒。

虽然,今年年初硕垒、衮布、腾机思等人先遣使向清廷谢罪,也得到了清廷的赦免,甚至腾机思还被清廷恢复了爵位,但腾机思叛乱的余波却还没彻底平息,喀尔喀与清朝的关系还处于紧张之中,并不愿意诚心臣服;因此,一旦清军抽空了漠南亲附清廷的蒙古各部,喀尔喀人肯定会趁虚而入的,一旦喀尔喀人和反清的蒙古各部在漠南站稳了脚跟,只怕科尔沁、察哈尔各部就真的只能滞留在关内了。

听完代善开放式的结尾,多铎接口道:“难不成就不能请喀尔喀人一起南下吗?”

豪格冷哼道:“南蛮子有远交近攻之说,喀尔喀人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吗?他们的利益可不在长城以南,而是在漠南地呢。”

多尔衮对代善的话,倒是另有一番揣摩,所以,他直截了当的问道:“礼亲王的意思是,要调蒙古兵进关,必须首先征服了喀尔喀人?”

代善答非所问道:“其实想要调科尔沁人入关作战也是有难度的,毕竟,祥福瑞的商栈已经建在了科尔沁人的身边,即便头面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