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撤退(1 / 2)

加入书签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顺永昌元年、西历1644年三月十一日,闯军兵至宣府,明监军太监杜勋出城三十里郊迎,明巡抚朱之冯登城企图抵抗,但全部官兵都不听其指挥,“默无应者”,当朱之冯“自起爇火”时,周边的士兵则“炮孔丁塞”、“从后掣其肘”,全城百姓更是“结彩焚香以迎”闯军。

见到此情此景,朱之冯无可奈何,只能自缢而死。

宣府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贺甫便只身来到了寿宁公主府上,与驸马冉兴让进行了一番秘密交流,随即,冉兴让及其子冉德诚并冉德诚的妻儿数人被秘密送出北京,送往天津。

与之相似的是,宁德公主朱徽妍夫妇及子女孙辈、遂平公主驸马齐赞元及其与遂平公主朱徽婧所生4个女儿、乐安公主朱徽媞的子女也被福王府秘密送出北京。

只有乐安公主驸马巩永固因公主过世后尚未下葬、且崇祯皇帝对其比较信重为由,不能弃崇祯皇帝而去,留在了北京城内。

当然,根据朱由崧事先制定的撤退计划,撤走的可不单单是那些能站在朱由崧一边,为朱由崧担任南明皇帝的合法性、正统性背书的光宗血脉,其他诸如大理寺少卿杜秀文、翰林院编修诸懋源等洛河书院出身、与福王府关系亲近的官员也是拯救的对象,所以,在撤退宁德公主的同时,弃职逃走的杜秀文等人也被贺甫妥善的安排出城,然后一起前往天津乘船南下,以躲避未来的劫难,并接下来为朱由崧所用。

所有该撤离的都撤离了之后,贺甫便连同北京城内残余的谛听人员转入了地下----未来,他们还会尽自己最多努力向南方送出各种密报的,但最终能有多少消息安全的送到南方,那就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了。

福王府在北京的人手全部转入地下了,塘沽的福海号、祥福瑞号也跟着撤销了----未来,辽海舰队一定会对渤海进行全面封锁的,到时候不说天津这边片板不能下海,但也有很大的可能,会由天津的控制者自行下达禁止船只出海的命令,这样一来,福海号和祥福瑞号的人员留在塘沽也是起不来什么作用了,还不如早一步撤掉,免得遭到意外损失----但张家湾、河西务乃至天津城里的谛听人员,并没有随着福王府在各地的商务人员一起撤退,一样潜伏了下来,以便日后有机会的话,利用漕河向南传递北京传出来的情报······

“王爷,路部堂前来拜访。”

在崇祯皇帝即将陷入灭顶之灾的时候,朱由崧与潞王朱常淓以及周王朱恭枵、崇王世子朱慈爚乘船抵达了清口,但时任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的路振飞并不愿意让各王及王世子南下,因此把各家王府的船队堵了三天,这才出面拜访,其中意味自然是深长的。

“周王、潞王和崇世子那边,路振飞都去了过吗?”

“回王爷的话,路部堂先去探望的周王,第二个去见的潞王,第三个才来本藩这边拜访。”

路振飞之所以先去拜访周王,是因为周王朱恭枵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首先得去那边嘘寒问暖一番;至于为什么第二个拜访潞王而不是来拜访朱由崧,则是因为潞王的辈分比朱由崧要高,因此路振飞选择尊长,也是合乎情理的;同理,崇世子地位不如三位亲王,故而只能排在最后了。

“那就请他进来一叙吧!”

不一会,路振飞在钱禄的指引下走了进来:“臣见过福王殿下。”

朱由崧抬手示意道:“国家危亡之际,路卿就不要太过拘礼了,坐,坐下来说。”

钱禄给路振飞端来了椅子,路振飞便佥坐了下来。

等路振飞坐定之后,朱由崧问道:“路卿,孤与各王能否立刻南下南京?”

路振飞答道:“回福王爷的话,诸王此来的消息,臣已经飞报南京六部了,但南京方面尚未让诸家王府南下的许可,拘于祖制,臣实不能让各府南去。”

“祖制?”朱由崧叹息道。“什么时候了,还扯祖制啊。”

路振飞刻板的回复道:“礼不可废、祖制也是一样。”

朱由崧点点头:“也罢,孤不为难路卿,只是,眼下孤与母妃等居住船上时日已久,颇为拘束,不知道何时可以移步路上。”

路振飞言道:“福王爷明鉴,四家王府次第而至,实属突然,淮安府内根本无法安置,还请王爷能体谅臣的难处,暂且容臣想些办法再说。”

朱由崧当即指出道:“本藩在淮安广有产业,其中淮安城内便有宅邸,安东等处更有工场、庄园,实不必让淮安当地费心的。”

路振飞却道:“福王爷,夫子有言‘不患寡患不均’,若臣等单让福府移舟上岸,其他各府如何交代,还请王爷体谅臣的难处。”

朱由崧皱眉道:“孤这边老的老、小的小,就这么漂泊不定,不太合适吧。”

路振飞依旧油盐不进的说道:“还请福王体谅,臣一定尽快安排,让各府都满意。”

朱由崧倒是没有坚持,反而问道:“路卿,你是周至人吧,眼下北方板荡,不知道,卿是如此看到眼下天下局势的?”

路振飞知道朱由崧这是质疑自己阻拦诸王南下的用意,便苦笑道:“王爷,眼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