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玄城卫之战(1 / 2)

加入书签

皇太极的命令送到了西路清军指挥官多尔衮、豪格和硕讬的手中,三人一合计,既然皇太极的态度坚定,那就打吧,但要打,现在有个问题,那就是黑龙江、松花江都还没有冻结实,因此暂时无法从商栈的西、北两面发起进攻,而只能经由东、南两面展开攻势。

但早在构筑外围封锁线的时候,西路清军就发现玄城卫商栈外围泥泽水潭遍布,这些泥泽水潭虽然也不是深不见底的,但也不太合适涉读,因此,唯有冲击对手故意留下的几条坚守通道才行,可要冲击对手故意留下的通道,那就意味着肯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故而,经过多尔衮们的商议,首先出战的自然是汉军旗的炮灰了。

只是,汉军旗中也分高下,譬如操纵火炮的乌真哈超部队,那是不方便随意消耗的,但其他人就无所谓了,死了,八旗老爷们也不会太肉疼的。

于是,在多尔衮们的安排下,1500名汉军----西路清军总兵力9000人,其中满洲正白旗兵900人、(兼并镶蓝旗后重设的)满洲镶黄旗兵1150人、满洲正红旗兵750人、蒙古左翼兵650人、蒙古右翼兵750人、随军阿哈900人、汉军乌真超哈1000人、其余汉军2900人----在己方炮兵的支援下,小心翼翼的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说到炮兵,接受了第三次图们江之战的经验的清军已经想到了克制守军远程火箭的办法,那就是在用土堆和木板为炮兵阵地加盖顶棚,虽然这么一来,火炮的左右射角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每次移动炮兵阵地需要花费的工时人力都明显增加了不少,但以康格里夫火箭发射后类似抛物线的运动轨迹来说,却是再也无法有效的威胁到清军炮兵阵地了。

这不,没了后顾之忧的清军炮兵显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在隆隆的炮声中,将商栈守卫者设置的相当数量的、暴露在露天的防御工事、防御设备打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趁着己方炮击下,商栈内守军“不敢”露头的良机,汉军们便开始用裹泥沙袋、原木、木板、石块等物件填埋起那些无法通行的泥沼和水潭来。

是的,既然知道直接攻击守军留下的通道,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清军高层脑残了才会命令部下直接攻击这些明显是陷阱的位置----虽然汉军是炮灰,但炮灰也有炮灰的用处,是不能轻易浪费的----但不攻击这些容易通行的地方,那也就只能填埋泥沼、水潭,开辟另外的进攻道路了。

然而,对于清军填埋泥沼、积水潭的行动,守军却以打开江边水闸,引松花江、黑龙江江水倒灌的方式进行应对----没错,在管墨艺塾样式堂毕业生的帮助下,玄城卫商栈一早就将这些泥沼、水潭与松花江、黑龙江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并且还在两条江的江岸处设置了可以开合的木质引水水闸,以确保在关键时候可以引两江江水进行倒灌。

汉军填着填着,发现水面不降反深,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时,江西寨才把自身抵近松花江西岸边获得的侦查报告送来江东大营。

看完了江西寨的情况通报,多尔衮们及前线的汉军指挥官们这才了解到,想要通过填埋泥沼水潭的方式打开新的进攻道路的招数,至少在现在还不好用,非得拖到大地寒彻、周遭冰封后才能重新尝试----当然届时就不用再花气力进行什么填埋了,反而是要在冻结的冰面上铺设防滑稻草和木板才行。

使出的第一招被商栈守军化解后,汉军只能回到正攻守军预留通道这条路上,因此,乌真哈超炮队随即对着守军设置在通道处的半月堡----玄城卫商栈是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图们江之战后的经验进行建设的,再加上有充足的时间建设,所以,防御体系更加严密,更像另一时空十七世纪中晚期的西洋棱堡,什么半月堡(又叫三角堡)、多面堡(类似中国古典的四方小城,但规模小很多,且也不一定是四边形的)都有设置----进行了疯狂输出,但清军在玄城卫一线只有9门红衣火炮及另外一些小炮,分散到玄城卫东、南两面后,实在无法形成铺天盖地的效果。

更关键的是,清军炮兵几乎没有办法移动阵位,调整射击角度,因此面对外置盛土柳条匡防护的半月堡,炮火所造成的破坏,明显不如对木刺桩阵、竹签阵、铁蒺藜阵来得有效。

还不知道自己实际做了无用功的乌真超哈炮队又打了半天,终于因为火炮过热而停了下来,此时就轮到汉军突击部队上场了,只见这些为了活命而跟随各自官长背叛国家民族的汉奸以小队形式,拿着盾牌、推着盾车,小心翼翼的向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半月堡行去。

令汉军十分讨厌的是,通道上的竹签阵、木刺桩阵虽然被己方炮兵摧毁了一部分,但并未连根拔除,依旧十分的碍脚。

所以,为了对付竹签阵,汉军必须一样以木板铺路,但竹签阵乃至铁蒺藜阵或许可以这么应对,但木刺桩阵,那就得从根部砍断了才行,可守军又怎么可能允许汉军好整以暇的砍断木刺桩呢?

因此,汉军必须在砍伐木刺桩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压制位于半月堡后的守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