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戚变林,明换唐(1 / 2)
明朝嘉兴四十三年(1564),都督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
都督之子戚印领兵在花冠岩一带埋伏,戚继光则打算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
而倭寇果然上当,仅仅是熟读兵书的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有不少倭寇提前逃走。
战后戚继光回营升帐,面色铁青就要“虎毒食子”。
陈大成等将领跪下恳请道,“还望将军从宽处理留其带功立罪。”
戚继光不答应,说:“军人以听令为要,没有私情,否则谁还会听将军的军令。“
可怜戚印就这样成为了自己父亲在军中立威的对象了,手起刀落,戚印一颗大好头颅就此落下。
茫茫幽魂,在尘世中无所寄托,九幽之下奈何桥的时候孟婆看到戚印如此死法,不由地哈哈大笑,笑到兴起竟然忘记了给戚印喝一口孟婆汤。
戚印吧唧吧唧嘴似乎是有些遗憾没有品尝到孟婆汤的滋味,到了投胎转世之处,一个个洗干净的灵魂被投放加工重新做人。负责检查的小鬼也好像疏忽没有发现戚印这个倒霉鬼。就这样戚印进厂了。
大唐懿宗年间,天平镇曹州冤句县豪强林家,在林家大夫人的呐喊声中,戚印呱呱落地。
落地之时,虹光烛室,白气充庭,井水保溢。父亲林章当即赐名林岩,林岩从小异于寻常。
旁人家孩子刚会说话之时,说的是“爸爸,妈妈,等亲人”,林岩则是“虎毒食子的玩意儿”旁人吟诗,莫不是咏菊写花,林岩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如此异常,让父亲林正不得不选择将孩子寄养至林家村洗涕心灵,进化灵魂。
咸通年间中原大地迎来了一场巨大的团伙自助游团队。那是一个凉爽的秋天,有一大群体长只有几厘米的小生灵,在华夏大地做着逍遥自在的自助游,沿途会给当地留下不少的麻烦,几乎所有的绿色都被吞进了腹中,留下光秃秃的黄土地和农夫绝望的目光,他们就是蝗虫!
有道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河南山东也迎来了20年一遇的大旱,龟裂的土地上没有丁点生机。成群活不下去的人,为了粮食落草为寇。
于此同时,各地州县仍必须向三司上缴赋税,各地的官吏继续对贫苦百姓催逼勒索,动辄使用酷刑拷打,无所不用其极。山东多地已经有了许多地方的百姓起事抗税!王朝已经动荡,再不行动,王朝只有死路一条。
大唐帝国,除掉两税,盐铁专卖是朝廷的收入最大项。
盖因人不能不吃盐巴,而一袋盐又能存续多久?
一旦对它垄断经营实行专卖,就可以财源滚滚,赚得盆满钵满。在乾元元年(758),食盐专营刚开始执行的时候,盐价由每斗十文上涨到每斗一百一十文,到唐后期涨到每斗三百文以上,利润空间之大令人惊羡。
如此行业,美中不足的是盐巴的制造门槛太低了,这给大唐政府制造出大量的私人竞争者,一个前途远大可以称作朝阳产业的——私盐贩应运而生,他们的活动重创着帝国的经济。
因此帝国不断出台对制贩私盐的惩治方法,乃至于私自制贩私盐达到一石(53千克),即可处死。但是如此残酷的刑法可以制止盐贩吗?
很明显,盐贩就像被大唐帝国这个抗生素锤炼出的耐药菌。
私盐行业大浪淘沙,胆量与魄力稍差点的朋友全部被淘汰出局,留下的都是胆大过人,亡命气质的主。
林岩家正好是曹州有名的走私盐商世家,林家是曹州有名的富商之家。
天平界内,这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山间小道,江湖上名头不小的走私盐贩孟楷和几个小伙计一起,赶着几头驴,驴身上驮着他们从河中解县盗采的十几石私盐,还有暗藏的刀枪。
这一路人马,一路南行,只是寻机贩卖,可是如今却面临官府的打击,并且遇到的多是毫无人烟的村庄。
孟楷擦了擦汗,心里暗道,这羔羊子的,生意没法做了。
不过还好,前几天自己求爷爷,告奶奶与均州盐帮的王建俗称王八商量好了。
虽说出售价格还是有点折扣,但因为这个私盐市场不景气,不是经营性的风险还大的吓人,大家也就没资本挑肥拣瘦了。
快到下午时,孟楷擦了擦汗,吩咐手下几个伙计到前面交易的小林子探探路。并嘱咐他们,一旦情况不正常就立马放响箭。
伙计刚走,却看到一个身材中等的少年从旁边的林间小道跑出来,抓住孟楷的手,低声催促到:“孟掌柜,速退!”
“等等,你是谁呢?”突然蹿出的少年吓了孟楷一跳。
“在下是曹州黄六先生的外甥林岩”这个面容有些清秀的少年答道。
“哦,原来是黄六先生的人,怎么啦?如此匆忙”
“啊,孟掌柜还不知道吗?王老八反水了,带着他那帮人投了官军,现在在忠武军中当上军官了,正抓其他贩盐的兄弟当投名状呐!”
接着似乎为了证实林岩说的话是真的,远处由小伙计发射的一支响箭发出尖锐的啸声,划破山谷的宁静。
孟楷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