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公主26(1 / 3)
“妹妹,我们该怎么办?”文宗指着这些奏折,愤怒的神情在接触到林舟一如既往云淡风轻的表情逐渐消散,他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林舟轻声道,“哥哥,不必着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
“等,看看他们还能玩儿出什么花样!”
文宗眼神一凝,听了林舟的话,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林舟看了文宗一眼,解释道:“哥哥,形势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不把他们这些人引进局里来呢?“
“朝中也许亦藏着西北王庭的奸细,趁此时机,我们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文宗舒了一口气,不过随即又道,“可是那些跟着上奏折的也不一定都是奸细,这该如何分辨呢?”
林舟笑了笑,表情有些怜悯,“那些人云亦云,或者智商不够的,我想也不必再留在朝堂上浪费粮食了。”
听了林舟的话,文宗迷茫的表情顿时转变。
虽然有些略微心疼那些被误伤的大臣,但还是表示赞同,“不过……西北那边为何如此针对皇叔,这在往年还从未发生过?”
难道他们觉得朕会如此不堪,连这种低级的流言都信,文宗暗中鄙视着穆尔汗的智商。
林舟稍微顿了顿,用一种奇妙的眼神看着文宗,“嗯……哥哥猜得没错,西北的事情,也就这几个月,就要结束了。”
文宗瞳孔一缩。
西北的事情要结束了,难道是说?
不可能吧,那些胡人有这么弱吗,他们可是与朝廷相斗了几百年,这几百年内,朝廷跟他们有输有赢,不会存在将一方打的彻底翻不了身的情况。
可是,理智告诉他,如果不是如此,西北王穆尔汗也不会走出这么一步棋,做的这么狠决。
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宁王叔可信吗?
如果他真的想要这个皇位,那么自己宁可早一点交出去,也不会让他伤害妹妹的。
反正他也不是很想当这个皇帝。
文宗在心里默默下定了决心。
他的思维仿佛陷入了泥淖,随即被一声温和的声音唤醒。
“不过还请哥哥暂时不要说出去,这样子你才可以彻底看清楚这个朝堂。”
能理解吗?
文宗怔怔的点了点头,看着林舟面带期许的眼神,神色数变,叹息了一声,“还是妹妹厉害,一下子让朕豁然开朗。”
林舟略微点头,不再说什么。
“那些大臣真是老糊涂了。”文宗似乎一下子想通了什么,继续道,“如果没有妹妹今天的开导,我恐怕已经被气晕过去了,这种人简直比猪还笨!”
文宗差点都怀疑他们是对面派来的,一旦把自己气死了,他们就可以笑了。
文宗一口一个猪,显然是先前被气的不轻。
林舟莞尔一笑。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陛下,现在可以进来吗?”
文宗没好气的道,“进来吧。”
一名太监快步进入殿中,来到文宗面前,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下文宗此时的面色,见他神色稍缓,这才俯身施礼道:“启禀陛下,刚刚传来消息,李大人正带着一群朝臣跪在太极殿外,说是一定要让您将宁王和司马将军召回定罪才肯起来啊。“
与此同时,民间有关于宁王西北军的流言也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京都内大多数人都相信宁王不会造反,毕竟是天子脚下。
然而远处皇帝管不到的辖区,山高水远,林舟的势力还未能全面覆盖,却是对这些流言将信将疑——新帝年轻,而宁王却沉稳老练。
如果宁王造反起兵,恐怕他们并不一定会忠于朝廷。
上一世宁王真的造反,他很快从西北打到了京都,都没怎么遭遇抵抗。
局势的发展,已经变得十分莫测。
听闻这话,文宗正待发怒,忽然想起林舟还在身边,不想吓到林舟,他抬手捂唇轻咳了一下,“李大人?户部的那个?”
小太监有些害怕,“正是户部侍郎李瑞李大人,还有与他交好的几位大人也都一同跪在那里呢。”
“哦?”
听闻这些话,林舟眉毛微微一挑。
户部侍郎李瑞,自己倒是没怎么特别关注过他,因为正熙卫的报告中此人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办事稳妥,对于皇权也是忠心耿耿,从未出过纰漏。
想不到这次朝中带头的居然是他?
小太监知道自己不便在这里久留,一看静安公主正跟皇上商量大事呢,立马躬身告退。
他一离开,文宗立刻命令侍卫:“去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谁在散播谣言!“
侍卫立刻领命而去。
林舟看着一秒入戏的文宗,坐了一会也告辞离去。
出门之后,远远地,林舟看到了一群朝臣正跪在那里,一边哭泣一边祈求着,看他们的样子好像已经跪上很久了。
一旁的小太监正在满头大汗的劝告着,“陛下已经吩咐,让人去查清流言的来历,大人们就赶紧起来吧。”
听到这话,李瑞一阵冷笑,“宁王狼子野心,勾结西北,不得不防。这不是流言,是忠诚志士传出来的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