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风起(2 / 4)
平时都是跟着师父看诊,这还是第一次独自给除门派弟子以外的人治病,心情难免激动,连休息都顾不得就兴冲冲地跑进客栈附近一家名为济世堂的医馆。
医馆内,一名中年男子坐在柜台前皱着眉头翻看医书,他一边看还一边抓耳挠腮,看起来甚是苦恼。感觉有人靠近,他头也不抬道:“什么症状?”
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我们不是来看病的,我们是来帮忙的。”
男子抬起头,略带犹疑道:“不知二位是……”
陆知遥咧嘴笑道:“我们是醉里听风的弟子,我叫陆知遥,他是云惜年。我们二人听说襄阳怪病,特地来帮忙治病的。”
“原来是仙师!”男子眼中满是震惊,修真界有四家六派十大势力,而醉里听风正是六派之一。修真界向来不管凡间之事,就像玄天阁的人就算是来了,也只是看看有没有邪祟,不是邪祟作祟他们就不管,让凡间的人自己解决。
男子连忙把二人请到客厅,命小厮上最好的茶水糕点,一点儿都不敢怠慢。
陆知遥一看见糕点眼睛都亮了,抓起一块桂花糕就往嘴里塞,连正事都忘了。
云惜年无奈地看了眼陆知遥,转头看着茶杯里的茶微微蹙眉,似乎有些为难。他意思性地抿了一口便把茶杯放下了,淡声道:“不知先生怎么称呼?”
男子满脸堆笑,摆摆手道:“不敢当,我姓沈,这里的人都称我一声沈大夫。”
待沈大夫说完,正在吃糕点的陆知遥忽然感觉有个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她默默抬头,与云惜年对视几秒钟,“咕噜”一声把嘴里的糕点咽下去,对他讪讪一笑。她擦了擦嘴角的糕点残渣,看向沈大夫道:“沈大夫,听说城里百姓得了一种怪病,这是什么情况?”
沈大夫叹了口气,道:“是这样的,从三个月前开始,就频繁有人来医馆看病,但是都是气虚的症状。当时没怎么在意,开了药也就好了。可是久而久之,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吃药还有用,后来就没什么效果了。”
“又过了两个月,城内有的百姓出现昏迷的症状,可是根本查不出病因。”一说起这事,沈大夫眉头又聚起愁云:“本来我们还以为是邪祟作祟,官府把这事上报后天道堂派人来查过了,但还是没有查出所以然来。这不?前两天就回去了。”
陆知遥嘴里又塞满了糕点,口齿不清道:“你这有病人吧?让我瞧瞧。”
沈大夫忙不迭道:“有有有!都在后院里呢!”
言罢,他引二人来到后院,路上看见好几个端着药来来往往的小厮。
“那是什么地方?”陆知遥指着院子东南角一个冒着烟雾屋子道。
“那是药庐。”沈大夫道:“病人太多了,内人已经在药庐熬了整整一天的药了,一刻也停不了。”
陆知遥“哦”了一声,跟着沈大夫进了一个病房,看见屋内有十几个病人,有的昏迷在床,有的半死不活地吊着眼皮子,好像随时要闭上的样子。病房床位不够,有部分人的只能躺在凳子和木板搭成的临时床上。
这些病人无一例外地没有精气神,好像被什么东西抽干了精魄似的,大部分人的两颊消瘦,一副饿了很久的样子。
屋里,一个身着粉色蝶衣的小姑娘刚给一个病人喂完药,一转头就看见沈大夫带人走进病房。她扯出一抹笑,迎了上去:“爹!”
她的目光在沈大夫身后的两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又落回沈大夫身上:“爹,这两位是……”
“这两位是醉里听风的仙师,云仙师和陆仙师。”沈大夫给两边分别介绍道:“这是小女沈徽羽。”
陆知遥打量着眼前的姑娘,这位姑娘年龄与她相当,本应是个活泼少女,但受到病的影响,看起来无比憔悴,眼底有化不开的乌青。
待双方打过招呼后,陆知遥问道:“沈姐姐没休息好吗?”
沈徽羽解释道:“这倒没有,之前我爹看我精神不好让我休息了一段时间,但还是觉得很累。现在医馆这么忙,我想着还是得来帮帮忙,这两天休息稍微少了些。”
陆知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便找了个病人搭脉。
那名病人还清醒着,听见沈大夫说她是仙师,心中燃起了希望。见她眉毛缓缓拢起,心都要揪起来了,生怕她蹦出一句“没救了”。
陆知遥露出疑惑的神色,脉下沉成散,这不就是气虚吗?难不成是她诊错脉了?
紧接着,陆知遥把灵力注入那名患者的身体,在其经脉游走一圈。她才把灵力抽出,那名病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瞬间有精神了。他又惊又喜地跳下床连蹦带跳活动了几下,发现身体变得比原来还要轻盈。那人激动地握住陆知遥的手,都快要给她跪下了:“神医!神医啊!”
陆知遥的神色却与他截然相反,她蹙紧眉头,脸色不大好看。这里这么多人,难不成都是气虚?
陆知遥偏不信这个邪,抽出被握着的手,快步走到其他病患面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刚才的动作。
病人们感觉自己的状态明显好转,都沉浸在恢复的喜悦中,陆知遥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脸黑得都快滴出墨来了。
云惜年看着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