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忙各的(1 / 2)

加入书签

阿绣的大妹祝道芳,正月底生日,年后就十七了,在西林场菜地大棚里,是种菜的行家负责人。

秋冬的时候,反季节蔬菜大量出棚,就开始艰难的卖菜之路。自己家的几个食堂肯定得吃菜,伙房当然捡便宜的买菜,降低成本啊!但自己有菜地,总不能到街面上买吧!这个矛盾就令阿芳和管后勤的大凤很着难。

萝卜白菜大路货便宜,一毛钱一二三四五斤的卖,也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定价的。开始下来小萝卜时,一斤一毛两毛,到了种麦子时,南边河湾的菜地腾出来种麦子,大量萝卜白菜上街,那就三四五分钱一斤,一大袋子六十斤,也就一两块钱。

阿芳就嘟囔抱怨不停:“一个萝卜,小时候一二两重,价值三四分钱,浇水施肥伺候一个多月,长大到一斤,还是卖三四分钱。”

菜地帮忙的有三个人,六姥娘也就是王志峰的妈妈,姚大凤的婆婆,在这边照顾看孙子兼职拾掇菜地。另一个的是王大舅妈,也是因为尹红经常住这里,她也来来兼职照顾孙子。

还有个就是高君义的妈妈,儿子在林场开车,忙完农活儿,还有干不完的杂活儿。小儿子在镇上上学,她没事干,就来这里住着,清扫路面洒落的石子什么的,也在兼职预制场的厨房择菜、拾掇菜地。

还有就是老姨,属于编外人员,梅奶奶来这边定居了,她也不用去城里了,在这边陪伴梅奶奶,辅助刘菜花三凤两个在林场深处看孩子。

秋冬季节一打霜,蔬菜价格就上涨,加上物价的全面上调,原来几分钱一斤的萝卜白菜就上涨到最低一毛钱一斤。哪天打了酷霜,气温冻手时,青菜价格还会无序涨价。有时,包心大白菜能卖两毛钱一斤,一棵不太大的白菜就两块钱。

祝道芳这才开心起来,她在街上有预留的商铺,就是冬天卖菜用的。

进入冬腊月天,反季节蔬菜逐渐出棚,阿芳担心定价问题,定高了怕卖不出去,定低了,菜地投资太高,成本价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

魏老六给了个价目表,说是东子以前给规定的,豆角黄瓜辣椒西红柿,每斤都在一块三以上。阿芳又发愁起来,这比肉还贵,谁吃得起啊?

辣椒是空壳不太压秤,那一筐黄瓜就四十斤,西红柿和长豆角也是一样重秤,一筐都是四十斤,就要五十块。其中那种塑料筐,谁要来批量买菜,第一次必须收取押金,一只筐要押八块钱,不把筐子送回来,还继续收押金。

没想到的是,林场来了许多小卡车,自己这点菜就不够分了。

来买菜的人很多,什么招待所什么宾馆的,大概是四五个单位的,说我们不知道你的菜什么时候收拾出来,最好给咱送过去,免得跑空路。我们也是见到货就付款,再给你些送货费,每筐菜加十块钱吧?

阿芳觉得再合理不过,但自己上哪去租车呢?回来和大凤、魏老六一说,他就想了下,说那个刘社会留下一台车,是给服装厂送货用的,也不是天天跑,闲着就叫司机金乔力辛苦送菜吧!

一筐菜是五十多块,每天能采摘十来筐,隔天集中采摘一次,就能摘二十多筐,叫金乔力送一趟需要一上午,就拿回来千把块钱,这样才好嘛!

阿芳就有了干劲儿,照顾菜地更精心勤快了。一种自己都不喜欢吃的葫芦瓜,客人要求要小的,拳头大小,不能超过一斤就采摘下来,还给一块五一斤。

虽说这东西不好吃,城里人喜欢,小点就贵点,关键是它开花就结果,一棵秧子就结一堆,长得又快,隔天采摘,就可能超过一斤了。

长得太大了,里面有籽粒人家就不要了,便宜卖也不要,阿芳就严格要求,叫几个老太太不要心疼瓜钮钮,这和萝卜一样,二两的小萝卜比二斤的大个卖得贵。

在魏老六指点下,给县城送去的青菜都是精选的优等品,比如,黄瓜只选笔直的个头匀称的,西红柿也是个顶个的饱满圆润,豆角挑选没有疤痕没有弯曲的,果然,人家一看菜色漂亮鲜嫩,给的定价超出了阿芳的预测范围,没有还价还多给些钱。

至于那些弯曲的黄瓜,长得不好看的西红柿,都卖给了工地伙房,自己的工人不能卖高价,也是萝卜白菜几倍的价格。就连街上的机关单位伙房,偶尔也来林场买菜,可能是给谁带捎,有时也是几十斤的买,这个价格比城里低些,也不低于一块钱一斤,质量上,那也只能算是二等品了。

年前的菜不够卖的,现在虽说春天来了,还是低温,露地蔬菜肯定没有,工地陆续开工,不用金乔力送菜了,外来的工程队就给林场菜地包圆了。

丁文东看人家来拉菜辛苦,就叫把街上的店铺腾出来,门头上写着阿芳蔬菜店,里面摆上货架,铺满丁师傅调味品,油盐酱醋调料,粉条海带木耳黄花菜之类的干货,门口摆满塑料筐,上面还盖着薄膜防冻。由尹红和王小林的二妹和不上学的三妹小花帮忙看着,一间小店开张了。

预制场西南角,那口大水塘以东的位置,原来林场的围沟以外,离预制场百米开外,就是丁文东私人药剂研究所位置。

这个院子也不算小,十二亩地左右,接近正方形,南侧沟边西侧水塘边是两座三层小楼,北侧是生活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