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鸿鹄之志(一)(2 / 3)

加入书签

秘角落里的书,大体上虽然看不懂,但根据她阅读的经验,知道故事发展到这步,小姐姐也快要嫁人了。

小姐姐出来的时候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邻居家傻乎乎的小儿子拿了一包东西给涟澄,他吸着鼻涕,把包丢在涟澄脚边,指着她傻笑:“嘿,嘿嘿,丑,丑八怪,我,我姐让你把,把这些破烂还给,还给谁来着?”那白痴似乎是脑袋打结了,死活想不起来。

这傻子让涟澄好生厌烦,她拾起了包袱,呵斥那小孩:“知道了,快滚吧。”那小子真的就转头回家了,涟澄站起身快步赶上他,看也没看他一眼,给他绊了个狗吃屎。

她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把东西还给了那个小哥哥,那男孩什么都没说,只是从那之后没在院子里出现过。

过了没多久,那小姐姐终于又来找涟澄,她脸上似有泪痕,怀里抱着一摞书和笔墨,来送给涟澄,涟澄很开心,翻了翻,发现里面还有那本《女论语》,她诧异地问:“这本嫁人用的书,姐姐你不要了么?”

那女孩听了之后马上说:“不要了。”说着拿过了这本书,直接丢进了院子里一口井里,她继续说:“你也不用看。”涟澄一头雾水,没想明白,看了才能嫁人,那如果自己要嫁人时没看过这书,可怎么办呢?小姐姐转身离开的时候,涟澄看见她手腕上仍带着小哥哥送她的镯子,还是自己帮着送的。

一个月之后,她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小姐姐那么难过,涟澄站在城里的街道旁,和其他人一起看热闹,城里一个有钱的老员外七十多岁了,新纳了个妾,就是她的邻居姐姐。

嘈杂的人群里,涟澄看到了扫地小哥哥,她挤到他身边,问他:“你为什么不娶她?”

那男孩神情苦涩,半晌才开口:“他们家为了给她弟弟筹备娶媳妇的钱,要很多彩礼,我给不起。”涟澄盯着他,继续问:“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带她走?”那男孩怔了一下,摇了摇头,只说着“你懂什么”就走开了。

涟澄盯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窝囊废。”

后来,涟澄远远地看见过一次那姐姐,她表情木讷,顶着个大肚子。可没多久那肚子就没了,据说是流产了。她还特意回家问外公什么是流产,给外公吓得够呛,赶紧问清楚她到底怎么回事,得知她没被欺负,才隐晦地给她讲了些必要的知识,一边讲还一边骂:“土都埋到嗓子眼儿的人了,还想着生孩子,能生出健康孩子就怪了,臭不要脸。”

不多时日,涟澄看那姑娘肚子又大了。

涟澄最后一次见她,是透过前面一层层看热闹的人之间的缝隙,她看到她被抬出来,肚子还是大着,人却一动不动了,下身都是血,血淋淋的手腕上,还挂着那个旧镯子。送镯子的人今天倒不在看热闹的人里,他在被另一伙看热闹的人围观,那是他大喜的日子。

洛涟澄彼时产生了一个认知:女子嫁给不喜欢的人,就会死。

大人们都没有发现洛涟澄为什么短暂地消沉了一段时间,可毕竟她还小,对生死的认知,并不深刻。

洛家祖上过去也不过是佃户,谈不上有文化,因此洛涟澄的爷爷非常希望家里能出个秀才。偏偏涟澄的父亲完全不是读书的料,生了个孩子,虽然聪慧,可惜是女孩。一家人只能把成为秀才的希望寄托在长孙洛涟清的身上。

洛涟清是个好孩子,但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看姐姐每次去茅房都带着书,她出来之后,书里的内容就都能记下来。他就也拿着书去茅房,书没怎么进他的脑子,倒是不少都掉进了粪桶。洛涟清做不到像他表姐那样一目十行,家里人都看得清楚,大人们焦急起来,急功近利的想法一点燃,他们就开始每天强迫涟清跟着涟澄读书。涟澄其实本来只是悠哉地看书,现在忽然被大人盯上了,偷来的舅舅的书也就没机会看了,她心里郁闷。

这种教育策略当然没有任何效果,于是家里就决定,让涟清去上学。洛父尽管从没在意过女儿,但他也发现这涟清实在也不是什么读书的料,生儿子不能长脸的话,好像除了继承香火,也没什么用,如果女孩能科举就好了,他的孩子绝对能成为秀才,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羡慕自己。但涟澄到底聪明在哪,其实他根本就不了解,只是亲戚们都夸她,让他这个做爹的虚荣心迅速膨胀。他这个人有什么都写在脸上,涟澄的母亲当然看穿了他,就顺势和他提议,让女儿也去读书。

涟澄上学这件事没有争议地通过了,但是就该学什么这一点,夫妻二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执。她爹觉得找个女先生开的班,随便学点不就得了,她娘坚持认为那么随便可不行,得和男孩一样正经读书。本来俩人争不出个结果,涟澄她娘知道和这个大老粗讲道理是讲不通了,必须另辟蹊径,她忽然抛出一个问题:“行,你说让姑娘去读女私塾,但是那里就只能学到点女训什么的,日后涟清下学回来,他若有学不会的,想来找他姐姐请教,咱姑娘怎么教他?”

涟澄她爹一想,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他想的是:他俩如果学的不一样,怎么能体现我的姑娘比他家小子厉害呢?

于是俩人合计了一下,正好涟澄还小,男孩女孩的也看不太出来。于是涟清不情不愿地每天跟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