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居(2 / 3)
嫁妆。那时贾代善还在的荣国府如日中天,做一件小小的拔步床自然不是难事。只是嫁去南边,路途遥远并不好携带,因此贾府只做了个简易版的。
这回林家彻底没人了,黛玉上京便把这张床也带来了。也因住的院子很小,没有地方放它,索性直接拿出来自己用。
众人惊叹一回,出了卧房,转而去了隔间的书房。
书房窗下的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也磊着整整齐齐的书。桌案一角放着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绒球似的□□。
东边墙上正中挂着一幅高凤翰的《寒鸦图》,北面和南面则挂着古琴、萧笛等物。
小榻的桌子上放了一只香炉,不时飘来一阵紫檀香,给这清雅绝伦的书房添了一丝幽静美好。
“别的到还好,就是这书房可算是布置到我心里去了。在这里面练字必定不会烦闷焦躁。”最喜书法的探春,一眼就看上了这独立的书房。
她与迎春、惜春三人同住一处抱厦,再加上丫头婆子的,地方很是狭小。别说书房了,就是三人身边跟着的司棋、入画等大丫头,也只能挤在一个屋子睡。
因此,探春对黛玉能有一个专门的书房,很是羡慕。
“三妹妹既喜欢我这书房,等闲时大可以过来练字。反正我的字写的不甚好,同三妹妹这个书法大家一起,正好可以多讨教讨教。”
探春听到黛玉说“书法大家”“讨教”等字眼,只当她在揶揄自己。二话不说,立即飞身过去按住黛玉,欲行那挠痒痒之事。
“好哇,既然林姐姐这么大方,我便日日都来烦你,宣城兔豪还有澄心堂的纸,你可得给我备好了。”
被按住不得动弹的黛玉,一张利嘴照样厉害。“那可不行,三妹妹这个书法大家,若用了我的笔墨纸砚,到时成名天下,岂不是还有我一半名字。君子不夺人所好,三妹妹还是自备文房四宝吧。”
这话说的剩下几人都笑了起来,探春无言以对,便在手上发狠。眼见黛玉笑得喘不过气来,宝玉担心她过后肠子疼,便上前阻拦。
“三妹妹,林妹妹这张嘴你是知道的,何必跟她当真。你想练字她必定欢迎你来,我前些日子刚得了一副上好的笔墨纸砚,晚上便给你送过去。”
碍于王夫人的关系,探春对宝玉不说是言听计从,也算是依从顺服,闻言便放开了黛玉。
“既然宝玉这么说了,我就放林姐姐一马,不过书房我还是要用的,笔墨纸砚也是要收的。”
众人在书房打闹一回,便出来到小厅里。这待客的小厅是用多宝阁和屏风隔开的,算不上多大,可坐几个人也尽够了。
正房旁边两间房舍,是王嬷嬷和丫头们住的,是以并不去参观。黛玉吩咐花洲、雪雁拿来瓜果点心,又去泡了几杯龙井茶来,几人这才坐下好好说话。
“颦儿,刚在院门外云儿和宝兄弟对你这“山水居”三个字争论不休。云儿说这三字有股禅意,必定是出自佛语,宝兄弟说你这是寄情山水的意思。这会到你这个正主面前,咱们必定要问问到底是谁说的对?”
宝钗喝了口茶后,问出湘云和宝玉从进来后,就十分关注的问题。
“他竟与我想到一处去了。”宝玉的解释令黛玉心里惊奇,面上却自然笑到:“不过就是胡乱取的名字罢了,哪有那么多深意。不过正经说起来,还是宝玉和我想法一致。”
话音未落,别人还不怎么样,宝玉到是极其兴高采烈。“云妹妹,我就说我最了解林妹妹的心思,看吧,果然是我说的不错。”
若是往常,宝玉在这事上这般得意忘形,湘云必定要生气的。可这次她不仅忘了黛玉要守孝的事,还出言污她礼数,这会正是心虚的时候。宝玉如此作态,她也只当看不见,并不回应。
倒是宝钗开口道:“的确是宝兄弟猜对了,颦儿和宝兄弟不愧是从小一处长大的,着实是心有灵犀。”
这话被拿着糕点从外间进来的花洲,听了个一清二楚。她皱了皱眉头,似是要说什么,却下不定决心。
被最体贴女儿家的宝玉看到,当下就问了出来。“花洲姐姐,你想说什么尽管说,在我们面前你还怕什么?”
冷不丁被点了名,花洲到没慌乱,反而不疾不徐地开口道:“花洲是觉得宝姑娘所说心有灵犀一词,放在此处不太妥当。我们姑娘心中敬重神佛,但也未到痴迷地步,自是不会处处都有禅意。院名不过是个叫法,背后意味怎么说都行,怎么也轮不到心有灵犀上去。”
还是头一次被个丫头说不妥当,宝钗当下便红了脸。只是她平日里稳重自持,这会也不好翻脸。
便强笑到:“这丫头好利的嘴,想来是和颦儿学的吧。咱们坐在一处说个玩笑话,若真的不妥当,我这做姐姐的自是要赔罪的。”说完她便起身朝黛玉行了个礼。
黛玉赶忙躲到一边,不愿受这个礼。“宝姐姐,何必和一个丫头较真。她是我父亲母亲生前用的丫头,最爱讲劳什子规矩,我平日里也最烦她。”
宝玉也跟着接口,“林妹妹说的是,宝姐姐别放在心上。花洲才来府上,不知道咱们姐妹间是如何相处的,这么说也是情有可原。”
实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