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大夫首战(十)功勋评定(1 / 2)
难民们夹道欢迎,庆祝着自家军队大胜归来。
于正也被这种热情气氛所感染。他一合计,干脆与民同乐吧。
当即叫来计察,命他从战利中拿出一部分钱粮来,对着道路两旁的民众分撒,把这些胜利的“果实”也分享给大家。
计察闻言,难得没有抠搜地反驳一下,乐呵呵地自去办了。他还给自家主君也送来满满一袋“五铢钱”,让其一起分撒,共同传播这份胜利与喜悦。
于正自是毫不客气地拿了过来,乐得做个大方的“撒币”人。
此举无疑令现场的气氛更热烈了。
“我抢到了,我抢到于正大夫的撒币了,我要好好收藏起来留作传家宝!”人群中不时传来幸运儿激动的声音。
队伍一路缓慢地行进着,却是比平常整整多花了数倍的时间,这才到达卫廷的草庐所在。
让手下们在原地等候,于正和弘毅大夫自去拜见。
在这等重大的日子里,国君终究还是拖着病体出席了廷议。他自是十分清楚如今的身体状况,不过既然人还没死,该争的地方总还要争上一争。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自己的孩子谋划。
“于正(弘毅),向国君、公子报捷。幸赖上天、祖宗庇佑,此战我军大捷!”
于正和弘毅大夫是直接从军伍中过来的,还没来得及脱下甲胄,二人便对着上座的国君和公子躬身行礼。于正的手中还有一分漕邑大夫的“和议书”,他低眉顺眼地将它双手呈上。
一旁的侍者将这份“和议书”呈给国君,国君看过之后,却是连连叫好。
此次漕邑赔付的各项物资皆不少,正是如今卫国重建迫切需要的。
“孤果然没看错你们,你二人皆是孤亲自擢拔的大夫,此战更是不负所望,当赐重赏,以为表率。”
国君在主位上咳嗽着夸赞道。他将“亲自擢拔”几字着重强调,以示自己有识人之明。
“今日,我们当为……”
国君还想再说些什么,身体却是不可控制地一阵剧烈咳嗽,脸色也苍白了起来。
众人见此,心中如何不明白。国君今日哪是什么有所起色,分明就是在硬撑而已。
国君身体如此,原本十足的喜庆氛围,也被平白冲淡了几分。
于正倒是有眼色,知道以国君的身体情况不能多待,于是省略了长篇大论的“夸功”环节,只是简单将此次的战利缴获和有功人员重点说明了一下。
当然,这些战利缴获于正是不能独吞的,必须先要上交给朝廷,再由国君来进行分配和赏赐。
这次国君倒十分大方,因为二人此次的表现确实居功至伟,加上他也有心施恩收买,所以大笔一挥,将其中的四成所获都赏赐给了二人。
二人惊喜不已,赶忙行礼谢恩。
众人又论了些战事情况,包括于正不顾对方已然认输还执意进城之事,也被拿出来议论了一番。不过终究还是功大于过,众人倒也识趣地没有继续深究下去。
因卫君身体抱恙,此次廷议便也只能虎头蛇尾地早早结束了。之后傍晚的庆功筵席,国君果然未能出席,仍是公子辟疆坐了主位。
公子辟疆此番对于正的态度倒是热情了不少,对他好一番夸赞,于正的步徙队也第一次赢得了这帮士大夫们的些许肯定。
考虑到如今营中战马稀缺,且不易买到,但难民营的青壮倒还有不少。于是公子辟疆提议,让于正再扩充三百人,组成五卒一旅(500人)的步徙队伍,加以训练。
当然,钱粮方面也不用担心。公子辟疆将拨付两成的战利缴获作为军费,资助此次的扩充行动及后续费用。
有心之人便也看明白了:国君拨付了两成作为赏功,公子辟疆便也拨付两成作为军资,他们这是在争着收买于正大夫啊。
“看样子,从今往后,于正大夫便正式崛起为卫国一股不可小看的势力了。”不少人艳羡地想道,思索着要不要私下交好结交一二。
于正的内心同样狂喜:公子辟疆啊,你总算是向我抛出橄榄枝了。
似乎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而去。
……
国君和公子给于正评定了功劳,发下了赏赐。虽然爵位上没有再进一步(毕竟只是一次大夫之争),但是物资方面倒是非常丰厚,足以令他满意。接下来便轮到于正给他的手下们“论功行赏”了。
翌日,于正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再一次召开了评定会议。
这次于正的家臣队伍中又多出了一人,乃是在漕邑夺门之战中表现较为出色的施展。他是殷商后裔,家族制旗为生,所以有姓有氏,还识得一些文字。
虽然夺门主要是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施展拿着长矛连毙二人,却也实实在在地杀散了门口的几个守卫,同样功不可没,堪称第一个冲进漕邑的勇士。
夺城向来便是大功,于正见他颇有勇武,又懂些文字,便起了爱才之心,将之收录为家臣,给了“下士”的爵位。
所以这评议的第一项,便是将此人正式引荐给手下的四名家臣认识。
施展之前因在队伍中刻苦训练,故一直担任着伍长的职位,所以西门吉和渠仰、元锐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