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夫人归宁(五)行路亦难(2 / 2)

加入书签

来迎接许穆夫人的乃是曹国的大夫,见众人多是破衣烂衫,连甲士也是如此,心中不免多了几分轻视之意。草草迎接之后,却是连城都不让入,略微给补给了些粮草,便派人将众人引去边地的漕邑,也就是新任卫君如今所在之地。

果然,一切都是实力为尊啊。卫国如今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便是连邻国的大夫也没有好脸色相待。

曹国乃是伯爵之位,西周时也算一方大国,与晋、鲁、卫、蔡同列"十二诸侯"之一。东周以来,曹国虽也有所衰弱,但国都陶丘所处位置算是此时东周时代的"天下之中",因而各国商旅往来经济却是十分发达,乃是东方有名的商业大都会。所以曹国的国土面积虽不大,但人口不少,国力还勉强够得上二流诸侯国的地位。

许男、曹伯、齐侯、宋公,这就是周礼的爵位制度,西周分封时爵位高低也往往意味着领土面积的大小。不过此时已到春秋中期,周礼渐坏,诸侯兼并日重。有的国家开始吞并周边的小国而疆土日广,有的却是衰落甚至已经亡国。如郑国虽是伯爵,但实力足以匹敌一众侯爵。齐国虽是侯爵,但实力比之公爵的宋国仍要强上几分。

经陶丘冷遇一事,于正心中也更了解了这个时代。便如孔夫子所说,春秋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乐制度虽仍在发挥着重要,但在足够的实力面前,却也是个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终究是形势比人强,按下心中的不满与无奈,接过陶丘的施舍补给,在陶丘前空地上修整了一番后,众人只得继续往前赶路。

如此,又是一日。

“卒长,前方五里,就是漕邑。”先行打探的前导对着于正回报道。

曹国的面积不大,从国都陶丘往东到达边境的漕邑也就一日路程。这还是春秋道路普遍难行的原因,若是放在后世,开车不用一个小时也就到了。

【作者题外话】:注①:陶丘:在山东定陶西南七里。《竹书纪年》:“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司马迁《史记》中称陶丘为“天下之中”。范蠡(陶朱公)定居于此,成就千古商祖。孔子门生子贡(端木赐)倡儒门之风,经商于曹、鲁之间,富致千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