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落武者狩(二)郑邘之仇(2 / 2)
反驳道:“你们本是郑卫边境的戍卒,却见了狄人不战而溃,此等做派也敢称‘士’!。”
后路的西门吉闻言亦是不耐烦,忿忿喊道:“呸,杀几个郑狗而已,正好报我邘国之仇。”
春秋时代的贵族间是很讲礼仪的,身为“公子”的于正前来“落武者狩”,这样的强盗行径,明显是自甘堕落之举,起初身边众人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可是于正却是巧舌如簧,言说这是国仇,报国仇乃大义所在。
“郑人夺我土地、堕我城墙、役我国人,此乃世代国仇。报国仇,失小礼而成大义也。”
这当然是诡辩之说,可也不无道理,却正适合用来激将热血尚存的年轻人,再加上于正的“公子”身份,众人也只得听命而行。
春秋野心家的序幕缓缓拉开。
【作者题外话】:注①:周幽王时期,周王室内忧外患频发,周边戎狄势力强盛。为了保住自己的人民和财产,郑桓公根据太史伯的建议,于公元前772年把部族、家属和重要财产迁移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打下郑国在东方建国的基础,史称“桓公寄孥”。孥,主要指财产。
幽王二年(前771),西周王室果然发生了“犬戎之乱”,犬戎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郑桓公也为国捐躯。郑人拥立桓公的儿子姬掘突(也称滑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攻灭了虢、郐二国,建立了新的郑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