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 3)
写完,以质量说服编辑后,赶在两本现代小言完结前,也挤在一块连载,继续侵占其他作者的份额。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零五年上半年,托徐雯雯的福,《红颜》业绩喜人,订阅的客户一边夸徐雯雯勤快,一边又抱怨月刊不够看,经过多次调查问卷、以及杂志社内部开会,《红颜》决定试着把月刊改成半月刊。
单本半月刊的厚度,肯定比月刊要薄一些,但上半月、下半月两本加起来,就比月刊要厚,所需的内容更多。现在的《红颜》是80页,半月刊的话,单本怎么也得要60页以上,一下子多出来40页的空档呢。
这种时候,寒假过完之后,连着一个多月,也没提新小说消息的徐雯雯,就成了杂志社的首位约稿对象。
“雯雯,你非说要把全稿写完再给我看,现在写得怎么样了?”汤若望作为徐雯雯的责任编辑,压力有点点大。
按理说,他手上握着徐雯雯两本书的全稿,该天天喝茶闲着乐的,但他之前被徐雯雯的高效惯坏了,从去年徐雯雯说要写古言开始,到今年三月都过完了,他还没见着新的文稿。
要不是还经常跟她叩叩聊两句,他都要担心,自家这个扛把子作者,是不是被别的杂志挖角了。
已经小半年了,徐雯雯这次写清穿文,有点过度考据,耗费的时间,比她预想的还久。初稿其实在年前就写完了,只是有些细节她不大满意,就一直在精修。
“久等啦,我最近一直在修文来着。这次小说比较长哦,里面经常会涉及到朝代背景、一些历史事件、或者特殊的文化,就得花点额外笔墨去描述清楚。”这是有必要的,毕竟,零几年,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甚至电脑都没普及,小说里要是有点什么东西,让读者搞不懂,读者又没法自己去搜索,看得不明不白,就会觉得很难受。再者说,读者每期买杂志都是一样的钱,不像网文,按字数算订阅,无所谓多点旁白内容。
只是,徐雯雯还是习惯了写网文,一旦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连着小一千字的可读性变差,自己都会感觉很别扭。所以,她修文时,大部分功夫,是花在那些额外的解释笔墨上,尽可能把那些东西跟剧情融合,避免单纯大段落的介绍。
“目前经过了两次修改,现在是最后一次精修,前五万多字已经可以定稿了,要把这部分先发给汤叔叔你看么?”
初一下学期的学习内容不算难,徐雯雯周末的时候,依然可以悠闲地专注做自己的事,作业全部在学校搞定。
今天正是周六,徐雯雯上午开电脑时,就想着,编辑也该来问她新文的事了呢。
汤若望几乎秒回,“你发我邮箱。”
“ok~”徐雯雯手速很快,把精修版新文档发了过去,顺带提了一嘴,“全文肯定快四十万字了,如果确定可以连载这个的话,我建议是每期放多一点啊,四万字旁边、甚至五万字都行。”
看见徐雯雯这么说,汤若望喜出望外。
《红颜》要改半月刊,现在纠结的,是怎么把原有的连载内容拆分、以及怎么弄到优质的新稿件。
如果徐雯雯的新小说品质过关,量又大,可以一期放更多内容的话,她一个人的新小说,就可以占两本连载的份额。如此一来,或许可以把她的两篇旧连载放一起,带一个上半月刊;她的新连载、再加上其他三位去年签约作者的长篇,去充实下半月刊。
古言的阅读难度,略高于现言。汤若望接收了邮件之后,将近三个小时,都没有动静了。
徐雯雯也没干等着,继续修文。
最后一次精修,其实就是改改错字、病句、以及阅读时有凝滞感的部分而已,改起来速度很快。
为了写好这本超级考据的清穿文,她也觉得有点小累了。等搞定这个,今年接下来,就回归现言,写两三本小甜饼调剂一下,她写那些的速度超级快。
而在电脑另一头的汤若望,却被这本小说彻底惊艳到了。
其实零二年的时候,内地有播出过一个穿越古代的电视剧,叫《穿越时空的爱恋》,热度还挺高。零一年,香江那边,也播过《寻秦记》,一直到十几年后,都很有名气。
古穿这一概念,早就存在。
只是,在内地青春言情杂志上,古穿小说,尚且少见。
汤若望刚打开文档,看了不到两千字,里面就交代清楚,女主怎么上课开小差、然后被粉笔头给砸穿越了。
“高三的文科生,穿越成清朝的乐籍女子?”
他也没想到,徐雯雯说的古代言情,会是清穿的设定。
之后,女主吴欢快速接受乐籍的低微身份,乐观地提升自己,打算做个古代的大明星,风格比较明快。平民的悲苦、与达官贵人的奢靡,也在乐坊周边的环境里,逐步体现出来。
只不过徐雯雯特意用诙谐的方式,把那些沉重的社会背景,在欢乐的氛围中展现出来。
这前五万多字,就好像初升的太阳,活泼向上,充满着朝气。
命运的线,是从吴欢终于崭露头角,刚因获得太子的打赏而自得,却听见班主卑躬屈膝地找了中间人,要把她送给太子时,彻底拐向了她不敢面对的未知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