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他心里的小九九(1 / 1)
既然放进选择中,就说明这个钱,余长胜还是拿得出。
八十年代的五十万,真是吓人,让乐薇看也是一个了不得的金额。
不过转念一想,余长胜的公司同时也是退伍兵转业的安置点,这五十万估计绝大部分都是上面调拨的费用,余长胜大概只负责之后的盈亏,车床的钱是不用自己掏的。
但肯定要算进企业的成本里,到时候一年两年至少账面都显示亏损,余长胜确实挺难承受的。
国家掏钱,五十万就不算多了。
这个时期政府也开始鼓励企业创新和引进,毕竟接下来就要准备改革开放了。
像余长胜公司这样的半民营企业,还有一些转民营的国营企业,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羊城这样位于变革一线的城市,很多当地的国营企业也开始转型。
“不愧是你,确实很敏锐,”余长胜笑笑,问乐薇也许真的问对了,“还有一点,就是那台车床是二手货,大概还能用两年吧。”
“一般一台车床能用多久?”
“至少十年。”
乐薇不急于下判断,而是问:“另一台呢?”
“另一台的质量没有这台好,但价格便宜,十二万就能拿下,而且是全新的,用个十年没问题。”
“质量相差到什么程度?”
“废品率和我们现在用的差不多,很难用比率去讲,因为差不多每一批都要手工打磨。”
乐薇差点脱口而出一句:就这还要十二万?
他们是不是被人坑了!
上辈子乐薇可是听客户聊天说起,当年八九十年代的进口热可坑了国家不少的钱,国外淘汰的产品却以十几万,几十万的价格卖进国内,就着还是得走关系才能拿到的。
余长胜又何尝不知道这个价格坑,但有什么办法,不买就是没有,国产连这种都还造不出来。
他的厂房里现在用的三台,一样都是进口的,型号是老了点,好在客户本身需要的机工零件也没有特别先进,完全能生产。
买十二万这台,余长胜就能省下来不少经费,用在其他地方,但五十万那台车床实在太好了,好到余长胜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
“两台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余长胜说,“你怎么看?”
乐薇沉默了一会儿,问他:“五十万那台有没有别的附加条件?”
“你指哪种?”
“比如……”乐薇停顿了一下,“不允许拆机。”
余长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意识到了?
乐薇一看余长胜的表情,就懂了。
果然,只为了两年的使用,还有千分之一的废品率就花五十万,也太离谱。
余长胜想的和乐薇想的一样,就是拆机。
车床拆开了,就是不同的零件,就能再构成蓝图,如此一来,他们就能自己生产同款车床了。
实际上这也是华夏国八九十年代发展的基础:从国外买东西,回来拆了,研究透了自己生产。
飞机如此,汽车如此,车床也是如此。
车床肯定要比前两个更好复刻,但说容易,也没那么容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