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刀(1 / 2)
朔京城,大朔京都,繁华无比。
元仙儿刚进城,一群元家家丁就围了上来:“见过小姐,老爷已经等候多时了。”
元仙儿点点头,正欲和身边的无禁说话,却不知何时,他已经离开了,。
“居然连告别都没有,没有礼貌的臭小子!”元仙儿有些生气,便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而在暗处的无禁将元仙儿的小表情看的一清二楚,一直看着元仙儿回到元家才进宫复命。
元家——
武臣定国,文臣兴邦。
元家却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元家世代为医,创立了济生阁,阁下弟子无数。无论是不是元家人,只要拜入济生阁门下一视同仁,不遗余力传授岐黄之术。
上至皇亲贵胄,下至黎明百姓,受到元家帮助的人不计其数。
但无论是元家人还是拜入济生阁的人,都有一条铁律:绝不能入仕。
此举正中皇室之意,所以元家在皇家有意的扶持下,逐渐在朔京城成为了名门望族,王谢之家!
“小姐,到了,请下车。”
元仙儿掀起帘子,元家门外站了许多人,一眼望过去,颇有场面。
“老爷在正厅等小姐。”
元仙儿抬脚走进了三年未回的元府,一边打量着府上的变化一边问身旁的丫鬟:“
爷爷身体近来可还好?”
“回小姐,老爷身体很好。不过前几日元护卫带着人回来了却没见到小姐。元护卫转述了小姐的话还将小姐的信给了老爷,但老爷还是生气了,这几日都没怎么吃饭。”
元仙儿点点头:“知道了。”
转过蜿蜒曲折的回廊,走过园中的池塘假山,元家正厅就在眼前。
正厅此时坐了不少人,高位的是一位头发胡子发白的老头儿,神情严肃。往下一点就是一男一女的中年人,满脸慈爱,然后是两个年纪与元仙儿相仿的少年。
元仙儿走入厅中,向高位的老者下跪行礼:“仙儿给爷爷请安。”
元伯老冷哼一声:“你可知错”
元仙儿脖子梗得老直,一脸的要杀要剐随你便:“孙女不知”
元伯老气的胡子抖,指着元仙儿道:“元家给你安排了这么多护卫,你却跟着一个暗卫乱跑,还耽搁了如此多日子!还不知错!”
元仙儿不屑地轻笑:“爷爷可能不知道,仙儿在外游历无论是古城深山还是军营沙场,见过的凶险比起回朔京路上碰到几个刺客来说,不值一提!”
元伯老气得猛拍桌子,茶杯被震得一响:“堂堂元家嫡女,行事散漫!简直没有家教!”
元仙儿脸色一黑,从地上站起来,衣袖一甩头也不回地从厅中离开:“倘若不是爷爷,仙儿或许能够成为你们想要的嫡女。”
“仙儿!”
元仙儿回头,是刚才厅中的妇人。
元伯老育有两子,大儿子元书画,二儿子元山镜。十年前大朔与蛮夷一战,元伯老让其子元书画带济生阁一百多医者奔赴朔夷战场,大朔领兵将领未曾预料蛮夷绕后偷袭粮草,连带元家医者和伤兵一同被手刃于沙场,血流十里,尸横遍野。元书画结发妻子宋衍收到书信悲痛欲绝,自缢于元家。
来者正是元山镜之妻—何娴
“叔母”元仙儿抬手行礼,这位叔母一直待她不错。
何娴:“仙儿,他心中一直念着你回来,三年前你不辞而别可把他急坏了,你爷爷年纪大了,你如今刚回来又何必与他争执口头上的痛快?”
元仙儿无奈地叹了叹气,何娴一直待她不错,但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让她一直不喜与他们打交道,或许大哥元瑾瑜也是因为这样才一直驻守在父亲元书画战死的边境小城,不愿回元家。
“叔母教训的是。”元仙儿垂眸。
“太子殿下早早便盼着你回朔京了,明日你便进宫一趟吧。”
元仙儿点点头:“那今日晚膳仙儿就不去了,路途劳累,仙儿先去休息了。”
告别何娴,元仙儿终于回到了小院。
元仙儿父母生前便住在西院,宋衍喜静,元书画特意为她布置的院子。园中栽满了桃花树,宋衍便自缢于桃树上。
元瑾瑜常年不在朔京,元仙儿不喜热闹,所以西院一直冷冷清清,下人都很少。不过元仙儿倒是从不害怕。
“小姐,热水已经准备好了,您先沐浴吧。”一个梳着双髻,看着面生的小丫鬟笑吟吟地迎上来。
“你叫什么?是新来西院的吗?”
“奴婢叫阿青,前些日子才被分来西院的。”
阿青挠挠头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排挤才被安排到的西院,毕竟比起来其他的院子,西院主子不在,还死过人,不是个好去处。
元仙儿点点头:“有劳。”
——
元仙儿泡在热水中,氤氲的水汽让人视线模糊,这几天一直没有休息好,整个人疲倦极了。
“他......在做什么呢?”
元仙儿甩甩脑袋,怎么又想到那个没有礼貌的臭小子了!
只是......不知道朔京这么大,还有机会见面吗?
元仙儿情绪突然低沉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