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决定(2 / 3)
他说:“那时候,每个年轻人都想着为国君作战,为越人开疆拓土。我越人威仪浩荡,连扫殷人十二郡,殷人的骑兵被我越人追着赶。可现在么……”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面上都带出苦笑。
皎皎听他们说话,想着原来越人曾经如此强大,连殷人都能追着打。
听辛云和静岳的话,年少时的他们参军,心情大抵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
气氛低落,春燕出来打圆场。
他笑:“我幼时在家中听参军回来的人唱过这歌,还没明白歌曲是什么意思,已经学会怎么唱了。唱久了就在想,我此生一定要去一回长颍,去体验一下长颍的风流,去看看长颍的花和人。”
他这话成功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竹青跟着露出向往之色:“我也想去长颍。”
他不好意思地微抿唇角:“我听人说,长颍遍地是美人,满街是美酒与鲜花。在那里的高楼上,伸手可触碰星辰。大家都说,只有仙人才能住在长颍。”
静岳笑了声:“我去过一回,的确美人很多。”
他说:“越人爱美人美景、美酒美食,长颍人更是将这点做到极致。他们只管美,从不管别的。”
长颍是越国的王都,这点皎皎知道。
但她倒是第一次知道长颍在越人心中的地位这么高,人人向往长颍,人人想要去长颍。在祈水郡,大家虽然觉得雍阳是个好地方,但没人觉得此生一定要去一回雍阳。
春燕道:“听你们这么说,我非得亲自去长颍看看才行。”
辛云道:“看了你就走不了咯,长颍那地方能吸你的魂魄的,每个在长颍待过的人都不想走。”
提起长颍,似乎所有人的困意和疲倦都消散干净。
皎皎看着他们聊得兴起的样子,也跟着升起一丝好奇:长颍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
聊着天,一夜很快就过去。
天亮的时候,火基本烧干净了。静岳拿了个酒坛子,铲了几铲子火化后的灰装入酒坛中,然后认认真真地把酒坛封上。
辛云咧嘴:“死后的骨灰也能带着酒香,来世做日日都能喝美酒的人。”
皎皎问春燕:“这些人的骨灰会被送去哪里?”
春燕回:“由活着的人带回家乡,随意找棵花树底下埋了,如此也算是对这些将士的交待。”
皎皎想,越人做事的确让人难以预料。
离春燕近,皎皎同他说话的时候,忽然有了一个新发现。
她惊奇:“春燕,你有耳洞。”
春燕被她说得腼腆一笑,伸手去捂耳朵,赧然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越地打耳洞的男子多的是。”他继续道,“在越地,成婚的男女都戴一副耳坠子呢。”
成婚的男女戴一副耳坠子?
听来很有意思。
竹青回过头来:“小春燕要被逗得烧起来啦。”
调侃完春燕,他对皎皎说:“不过我们越人男子打耳洞的的确很多——我有,静岳和辛云也有。”
皎皎去观察他们的耳朵,发现他们的确都有耳洞。
她再次想,越人的确与其他地方的人很不一样。
战事持续吃紧,死的人越来越多,静岳堆放到营地里的酒坛子快要堆满了一个帐篷。但越王迟迟没有停战的念头,所以大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
差役现在捉都捉不到人了——附近几十里地的越人不是已经被捉来,就是听闻战事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可前线还需要人。
营地里的将军们想了许久,只能想出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
皎皎很快发现静岳和辛云不在了。没过两日,竹青也消失了。
她去问春燕,春燕沉默片刻,回答:“前线没人,他们被召回去了。在补充到新的人之前,他们不会被调回来了。”
皎皎说不出话。
她觉得遍体身寒——静岳和辛云快要五十岁。竹青甚至只有一只手。
晚上的时候,春燕和皎皎一起在田埂上等火熄灭。
远处营地里传来歌声,春燕仍旧跟着哼唱。
美哉长颍,华采琼瑶。
昭昭日月,悠悠我心。
他唱得认真,但这次没有静岳、辛云和竹青陪他一起唱了。
或许他们的歌声在营地那里。
春燕唱完,抬头去看星空。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的对皎皎露出笑,笑容灿烂,两个酒窝深深陷下去。
他说:“皎皎,你跑吧。”
皎皎看向他。
春燕挠了挠头:“静岳他们走了,我觉得我很快也要被带到前线了。去前线就要重新编队,你不用担心连累我们。”
他其实是个通透的性格,替她想得很详尽:“现在伍长忙着前线兵员不够的事情,应该暂时顾不上组编新的清理战场的编队。你趁着这时候离开是最好的,否则我真怕哪一日他们缺了人,又要把你也拉往战场。你还小呢,要好好长大。”
皎皎静静看他:“你和我一样大。”
春燕道:“可我是越人。”
他悄悄附到她耳边:“我替你看过了,前面不远处就有一条隐蔽的小路,丑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