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4)
发饰简单,面庞清丽又添着几分苍白,身上有些病气,看得出来刚刚病愈不久。
她低眉向云易丰行福礼:“父亲康安。”
少女垂眉站在那里,更显得脆弱可怜。
云易丰打量了她几眼,又收回目光,言语冷肃:“既生着病又何必出来走动,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云易丰的话中带着几分责备。
云棠心里微沉,她努力维持着面上的平静,转身从扶桑手中接过食盒,轻轻放在一旁的高几上,声音轻柔道:“女儿听说父亲这几日忙于公事,早出晚归,所以做了一碗雪梨银耳汤,想让父亲尝尝。”
京城秋季最为干燥,云易丰这几日又公务缠身,整个人内外烦躁到极点。
他想着,如果云棠是来告状的,随便打发几句就是。
韩氏再过分,那也是她的嫡母,随意指摘嫡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但云棠半分不提罚跪生病的事,她端着那碗雪梨银耳汤,走到书案前,眼里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心口咚咚跳,生怕父亲会拒了这碗银耳汤。
云易丰沉默半晌,他伸手接过那碗银耳汤,随意尝了一口,银耳汤入口香甜不腻,比厨房那边送来的汤要爽口许多。
云易丰微怔,他抬头看了一眼云棠:“自己做的?”
“是,这雪梨银耳汤润肺降燥,父亲可以多喝点。”
云易丰淡淡点头,将一碗银耳汤喝尽,末了赞道:“味道不错。”
云棠面上一喜,这会儿听见父亲的夸赞,也生出些胆子来,嘴唇微动正想说什么。
云易丰看出她的心思:“说吧,还有什么事?”
这一次,他的语气柔和许多。
云棠鼓起勇气,试探问道:“听说父亲这里有很多藏书,我想借几本地志书回去看,可以吗?”
她当然不喜欢什么地志书,不过有借有还,一来二去也能多见见父亲,这般也不会让父亲完全忘记自己这个女儿。
云易丰在官场多年,怎么会看不出十六岁小姑娘的心思?
他不戳破,转身去书架角落寻到几本书,递过去。
云棠小心接过,看到书封上《奇闻异志》四个字,瞬间明白自己的小心思被人看破,但父亲没有戳穿她,这般想着她眼中浮上真切的笑意。
“多谢父亲,女儿会好好保管这几本书,保证完璧归赵。”
小姑娘生得好看,这一笑起来眼睛透亮,弯成月牙,瞧着也令人心情愉悦。
她宝贝地抱着那几本书离开,云易丰看着她的背影,恍惚间似乎看见一袭青衣的女子含笑朝他走来,但画面一转,女子愤恨地叱骂着他。
云易丰眼中的笑意渐渐淡去,他揉了揉眉心,又生出几分烦闷——小丫头的眉眼和她长得太像,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她,连带着那些恼人的话语也在耳边响起。
/
云棠抱着那几本珍贵的书回到冬院,她心情出奇得好,她最后看的真切,父亲是朝她笑了的。
她到底也只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心底也是渴望亲情的,看见别人家父亲对女儿宠溺,她也会生出失落与伤感,不过今日父亲送的这几本书,就像一颗蜜糖,甜的她身心都愉悦。
扶桑看着她这么容易满足的模样,终归是什么都没说。
但这份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申时刚过,韩氏那边派人来说,让她明日和云瑶一道去净慧寺上香。
老夫人不适应京都气候,这些日子反反复复地病着,若不是眼见着云瑶要定亲,她想着等到云瑶成亲后再回平州,早就坐不住了。
老夫人不是那般喜欢守着孙儿的人,她的故交老友也都在平州,她从小亦是在平州长大,比起京城的阴冷,她更喜欢平州的温暖气候和山水,不然也不会在平州养病十几年不肯回来。
明日她们上香,一则为了给老夫人求个开光玉佛,二则也是求一下姻缘。
这种事其实云棠不去也可以。
云棠不懂韩氏为何要她同去,毕竟前两日才警告她不要随意出门,这会儿怎么又要她和云瑶一起出去?
她心里有些不安,也只能尽数压下,乖巧应下此事。
但云棠免不了想起上次和云瑶出门后的遭遇,她一晚上翻来覆去,翌日无精打采地起身。
扶桑扶她起来,碰到她的手背,又赶紧试了试她额头,心里咯噔一声:“姑娘,你又发热了。”
云棠的病其实没好彻底,如今愁绪一牵引,又发起热来。
扶桑不说还好,她一说,云棠也觉得自己头有些疼,她揉了揉太阳穴,微微摇头:“我没事,快些帮我梳洗吧,不能让长姐等我。”
要是一般人家受宠的姑娘,这会儿定要人传话不去了,但云棠不能。
扶桑心疼她,又不能多说什么,出去时让她多穿些,又加了披风,免得她吹风病得更严重。
云棠在马车上约莫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姗姗来迟的云瑶。
云瑶一身桃红色的彩绣锦衣,装扮得很是娇俏,她掀帘看见云棠,一瞬间眉梢高高吊起,上下打量她一眼,心里生出些不满。
比起她的盛装,云棠要朴素很多,依旧是那身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