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重润之谋 -(2 / 3)
看着李重润问道。
“首先,这学堂会根据不同水平设定六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会配置语、数学、两大学科,还有自然、历史、政治三个小学科。”
“语、数学?”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相互对视一眼,知道两大学科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学和算学。”
但是后面的自然和政治,二人却听的一愣。
李重润虽然看着两个人有些茫然的表情,也没有多做解释,继续说道:“每个年纪会配置不同的教书先生,做到术业有专攻。”
“还会根据不同年纪的学业成绩选定可以参加科举的学生,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会读书,还会懂得更多的知识,为国所用”
“这其中就包括国家的政治政策,还有您所下发的指令,这些学生毕业后,还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堂深造。”
李重润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侃侃而谈。
武则天虽然先前听的有些发愣,但是听到后面的时候似乎明白李重润要做什么事情。
慢慢的她的眼神变得炙热,竟然还有一些激动。
上官婉儿的表情也开始有些动容,但她觉得这是一件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想到此处的时候,上官婉儿随即问道:“若是按照你说的这样,一个私塾就要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先生?”
“是小学!”武则天在一旁提醒道。
“是,陛下,小学!”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身后乖乖的纠正自己的话。
李重润点了点头,“是的,您说的没错,甚至比这些还要多。”
李重润对上官婉儿说话的语气很是客气。听到这个答桉,上官婉儿说道:“这件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却是非常难。钱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多少家庭能负担起这样的学费?”
武则天的女官果然不是吃素的,话总能说到关键点上。
钱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当上官婉儿说到这里的时候,李重润心里高兴极了。
“大傻子,刚刚我说赚钱你说不行,现在你自己也知道没钱不行了吧?”李重润在心里格格的笑了起来,但这些话,一个字都没敢说出来。
上官婉儿看着李重润的表情,也意识到有那里不对。
再想一想李重润刚刚说的话,感觉自己被他套进去。
可是李重润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这些话。
看来他早就想到解决这些问题但办法。
武则天在一旁一言不发,看着两个人一问一答,也意识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这其中的好处不必讲,武则天从李重润说到第二句话的时候,便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带来好处有多少。
可想要做成这件事情的难度也是非常巨大的。
武则天看着李重润问道:“既然你说了国色天香和天泽小学,想必你已经有方法,那你就直接了当的说吧!”
武则天将李重润的小心思看得清清楚楚。
李重润也没有扭捏,果断的说道:“启禀陛下,国色天香是您的私产,这件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孙儿想让这件事情天下皆知!”
“陛下怎么能做生意?”
上官婉儿果然没让李重润失望,她果然在李重润说完话的第一时间补充的说道。
“陛下为什么不能做生意?天下都是陛下的,做生意怎么了?”李重润此时没有任何畏惧,毫不犹豫的质疑道。
“士农工商,有辱身份!”
“哼,陛下不仅仅是要做生意?是要让天下的孩子能够有钱念书,有钱识字,有钱长本事,若是没有商,谁出这些钱?”
李重润说话的语气变得激昂澎湃。
上官婉儿听着他的话,看着他样子竟然有些错愕,这李重润今天不是吃错药了吧,敢在陛
武则天听着李重润的话,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无非就是想让朕从商,再将赚来的钱开学堂,不仅能混到好名声,还能解决人读书的问题。
但这根本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就算是朕从商,也不可能赚到能让天下人都有书读的银两!这件事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武则天将问题看的透彻,一句说中关键。
李重润就在等这句话,他看着武则天小声的问道:“陛下,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天下的商人都纳税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什么?”
“啊?”
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将这句话听到耳朵里面之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的喊了出来。
他们像是听到一句非常恐惧的话一样。
自古以来,帝王在纳税方面都是非常慎重的。
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
安史之乱以后,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纳税,叫两税法。
纳税分为田赋,户税和杂税。
中国极盛时期的汉唐,人口不过6000万,除了战争、粮产量之外,丁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一家九口人,就要交九个人的丁税,谁敢生很多孩子!
生多了也养不活,还要多交丁税,所以男孩是生孩子的主要目的。
同样一个人,男的比女的力气大吧,干农活快吧,可是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