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自有名教以来第一大叛徒(2 / 2)
来想去,眼下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就只有吕坤、何心隐这类人了。但这些人那么天真,个个跟傻白甜似的,又能怎么样呢?
就这样,
整整大半天,朱墨都在京城的街头巷尾跟个游魂似的走着,看天不是天、看地也不是地,浑然不知道置身于什么空间……
……
与此同时,
江南。
张居正听完申时行的回报,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殷正茂暂时被海瑞架住,案子虽然能继续再查,可已经难上百倍,想要攀扯成谋反大案,也不是那么容易了。更重要是,他已经不太可能继续杀人了。
须知,
殷正茂杀的还只是南浔的六个契奴,此外邸报还有松江、嘉善、南塘等地,都同时发生了奴变。殷正茂作为一省按察使,郑必昌只要不闻不问,他就完全可以在每个地方都杀几个人。
这才是张居正最担心的。如此一来的话,阳明官学的奏疏,势必演变成血淋淋的逼宫之疏,奴变大案演化成谋反大案,朱墨五马分尸,而他张居正及眼前这几个门人,也将没有一个能撇清,一起陪着朱墨殉葬了。
这一局,堪称张居正三十二岁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差点就被活活逼死了。
长长呼了口气,
张居正想给朱墨写最后一封信,劝他逃出关外,以免皇上受累。只要朱墨肯逃走,加上何心隐这些人已经在为平民鸣冤,朝议之上,皇上有了发力之点,就能以爱民慎刑为由,适当反击,清流就算是保住了。他这封信,重点就是委婉讲清楚这点,希望朱墨能顾全大局,以一人之遁,保天下安定。
这种文章自然是非常难写,又要点透,又要照顾到交情,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让朱墨自己决定。可谓十分的伤脑筋。
他琢磨一会儿,正准备下笔,却听门外匆匆脚步声赶来,张四维、马自强几人已经焦灼万分,进门就道:
“恩相,完了!这回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