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南是羌人敌,北有孤狼嚎(五)(1 / 2)

加入书签

不管北平城里的人对于冉闵下令修筑全新的北平城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新的北平城却是在一点点的修建起来。

正如那句老话“罗马不是一天修出来的”一般,冉闵也深知想要将北平城修建成后世的北京城,怕是不可能了。更不用说还有那些伟大的建筑,这些都需要历史的积累。事实上后世的北京城是在大明朝的时候,当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又经过了大量的工作,迁都北京,汇聚了当时无数的能工巧匠,才基本上奠定了后世的北京城。

从冉闵此时所在的时代算起,到大明朝永乐年间,时间上整整差了一千年,科技水平上的差距更是巨大,故而冉闵就从来没有奢望一个北京城能够在自己手中诞生,哪怕他将来统一了整个亚洲,这也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就眼下来说,冉闵能够做到的,就是给北京城打下一个四四方方的庞大格局,将来,也许是他,也许是他的子孙,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中国人,一定会在这个基础上,建造出更加恢宏的首都来。

而就在冉闵醉心于打造一个全新的北平城的同时,在北平的正南方,燕国与赵国之间的战斗,仍旧在持续着。

慕容恪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虽说现在北海郡的局势根本不容乐观,但是在辽西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慕容恪的性格已经变得有些固执,他不再是当初那个少年英雄般的天才,去年的败绩已经成为了慕容恪心中的心魔。他急需一场胜利来维护他的信心,而眼下能够帮他完成这个心愿的敌人,就

只有北海郡城外,石斌率领的赵国军队。

石斌这个人在统帅能力上跟慕容恪, 哪怕是生出心魔的慕容恪都是无法比拟的。然而幸好石斌麾下还有两个不弱的将领——李农、麻秋,再加上后方赵国源源不断的支援,故而双方的战争才能持续到现在。

事实上冉闵一边在北平亲自督促修建北平城,一边也在关心着南方的战事,对于燕军的表现,他实在是有些看不明白。照理说,跨过大海补给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那为何慕容恪到现在都还没有被石斌打垮?

正如前面所说,纵然慕容恪是世人皆知的名将,可那又如何呢?征战者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当中,冉闵实在是看不到慕容恪有何优势,就连将士人数,赵军也是明摆着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当然,抢先一步进入北海郡,并且将整个北海郡通向海边的通道牢牢掌控在手中,是慕容恪的优势。

“也许慕容恪此人果真是天之骄子吧,李农和麻秋再怎么会打仗,有石斌这样糊涂又喜欢指手画脚的领导,怎么可能顺的起来呢?”冉闵思来想去,觉得唯一可能的解释,还是出现在赵军的领导上。

他这样想其实也没有错,赵军之所以一直不能取得胜利的原因,还真是因为作战部队的制肘太多了。

问题不仅仅是出在石斌的身上。

要知道,在石赵朝野当中,不愿意让石斌打赢这场战争的人,多如牛毛,虽说绝大多数对此事只能是在心中想想而已,但也不乏能够在其中上下其手的人,比

如吏部尚书张豺。

虽说吏部尚书的手伸不到战场上,但这并不代表张豺就没有能力为难石斌,吏部尚书的权限可大可小,若是说实权,表面上看吏部尚书是没有什么对外的实权,他只能监管干部,但就跟后世一样,即便是政府里的领导,也没有几个敢在组织部长面前挺直腰板的。故而张豺甚至不需要直接将自己的意思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他只需要在言语当中透露出自己的意思来,自然会有下面的官员,马不停蹄的为他去办理。

像张豺这样的人多了,北海郡的战斗又怎么可能顺利的起来呢?而李农和麻秋能够将围城继续下去,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一个国家,若是当官的自私自利,甚至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下面平民以及前线士兵的死活,那么这个国家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原本在石虎前期的统治下,石赵还算是有些活力,即便是对汉民苛刻,但包括羯人在内的胡人利益还是有着相当的保障,而石虎的权威又死死压制着那些心中有歪念的官员们,故而国家的乱像还不是太明显,可是随着石虎的身体逐渐衰败,继承人又一个接一个的出问题,直接导致国家的气象是一日不如一日。

前两年因为石虎好大喜功,肆意征发民夫的后遗症已经在逐渐显现,而燕国进攻高句丽,企图直接进攻石赵腹地所引发的战争,几乎就要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石虎的精力是不如往日了。

任何一个人,过上他那般酒池肉林的生活,铁打的

身子也是熬不住的。一个人精力的下降必然导致在思考问题时不会再像从前那般严谨和睿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蒙蔽,尤其是对一个平常难以接触到真正民众的皇帝来说。

而当下面的大臣都感觉皇帝很好骗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皇帝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权。

即便石赵现在还没有溃烂到这种程度,但欺上瞒下这种事情,已经普遍的出现在石赵国内。跟石赵国截然相反的,却是北方的慕容鲜卑一族。在慕容恪一家人领导下的燕国如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