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遍地哀鸿民,一支独秀花(四)(1 / 2)

加入书签

“少爷,阿奴干的人带来消息,他们已经到达预定位置了!”

杜雷在夜色中赶了上来,走到冉闵身边低声说道。

“哦?”

冉闵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来。

阿奴干的法兰西雇佣军也是一支奇兵。由于法兰西雇佣军成员的种族混杂,相对来说行动起来更具备了隐蔽性,如同马贼一样的作战风格使得冉闵可以大胆的命令他们越过长城,从另外一个方向靠近北平城。

而冉闵给法兰西雇佣军的命令就是截杀从北平城跑出来的信使,以及尽可能拦截接到北平求援而来的燕国援军。

燕国不可能在一接到北平的求援之后马上就派出大军来。冉闵坚信这一点,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就连最好战的石赵也做不到。

而冉闵更不知道的是,好像上天都在帮助他一般,此时的燕国,正由慕容恪率领一支军队,打造了大量的战船,要跨过渤海湾,对高句丽发起进攻。

历史上燕国讨伐高句丽应该是去年的事情,可是因为冉闵的乱来,将燕国拖进了辽西的混战当中,导致燕国的战略意图不得不随之发生了改变。事实上在此时的慕容燕国高层心中,石赵仍旧是个足够强大的对手,一向喜欢谋定而后动的慕容皝和慕容恪不认为他们有一举平定石赵的把握,所以始终打算的是先兼并高句丽,然后等到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后,再图石赵。

故而在历史上,燕赵两国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处在一种时战时和的古怪局面,慕容家族那种“徐徐图之,绝不冒进”的心态

起了主要作用。慕舆埿等人被冉闵杀死是辽西战役的导火索,但是在占据了北平城之后,整个燕国的高层还是倾向于先灭高句丽,再取石赵这样一个程序。

在汉人传统的春节,也就是北方最冷的这段日子过去之后,燕国就开始筹备进攻高句丽的战事,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经投入到运输战船的建设当中,兵马也是在靠近渤海湾方向的城镇集中,一旦命令下达,就要跨海对高句丽发起进攻。

从时代的局限性来说,慕容家族采取跨海作战这种模式,可谓是划时代的进步,毕竟这个时代造船技术还处在一个相对不太成熟的阶段,即便是三国时期造船实力最强的吴国,其舰船也仅仅是能够保证在江河之中安全行动而已。故而燕国需要大量的船只才能对高句丽发起进攻,这样一场大型军事行动,几乎耗尽了燕国所有能够动用的民夫。

而正当燕国陷入一场如此重大的战争动员当中时,谁能想的到,那辽西的赵军,竟然不顾一切,在没有进入全国总动员的情况下,莽然发动了对北平的战役。

对于燕国来说,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而燕国却是毫无准备。燕国的茫然还跟石宣的死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燕国少年名将慕容恪在赵国最大的情报提供者正是石宣,可如今石宣死了,赵国真正高层的动态也就无人可以提供给慕容恪,如此一来,燕国对赵国的了解就变得迟缓起来,更不用说冉闵一手遮天之下的辽西地区。

......

休整了一晚的将士们,在第二天清晨嗷嗷叫着发

起了攻击。

云梯等攻城器械数量虽然达到了,但无法从质量上得到保证,毕竟只是一个通宵赶工出来的粗劣货色,堪堪使用而已,幸好这个年代在北平附近还是有郁郁葱葱的森林,这些北方的林木一般生长缓慢,却胜在质地坚硬,做出来的器械固然粗劣,但坚固程度却是有保证的。

北平城上的燕兵肯定昨夜是通宵无眠,当太阳升起来,冉闵所在的中军发出进攻号令之后,那北平城头也就冒出一排排的人头来,控弦的士兵不要钱一般的发射着羽箭,这些谈不上准头的箭雨却能覆盖住整个进攻方向,在箭雨下挣扎的赵国士兵顶着厚厚的大盾,不断的运转着土石,企图现将护城河给填住。

这是攻城必须的一个步骤。

每一座城池周围的护城河,对于任何一支攻城队伍来说都是不可绕过的障碍,虽说填平一条普通的护城河对于几万人的队伍来说并不困难,但在执行这个工作的过程当中,守城一方的士兵可以用弓箭对进攻方士兵造成巨大的损伤,故而正常情况下,填护城河这种工作是不会用正规部队来完成的,都是驱赶奴隶或者是守城一方的平民去完成。

平民何其无辜,但又何其不幸。

在胡人统治的国度当中,充当这种炮灰角色的平民,往往就是汉民。而今日之战,冉闵的战略目的决定了他是不会驱赶平民,尤其是汉民去做这项炮灰工作。为了不让下面的那些胡人士兵情绪反弹,冉闵直接给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的士兵配备提着巨大木盾的盾兵,这些盾兵紧密的挨在一起,

最终形成了一溜子整齐的“安全通道”,从取土石的地方一直延伸到护城河边,四五条这样的通道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运送土石的胡人士兵的安全,如此一来,由体力强盛、战斗意志旺盛的胡人士兵来填河,效率反而提升了不少。

对于这种由木盾构成的“安全通道”,北平城上不是没有法子,其实只需要向那些木盾射出火箭,引燃那些木盾,自然就能瓦解通道。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