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要跪是吧?那就好好跪一跪!(1 / 2)
一众文官私底下商议来商议去,也没什么结果,但是,殿下的这个行为,他肯定有问题!
对!怎么能随意抓捕文官呢?
上谏,必须上谏!
太子性子好听点说叫温和,不好听点讲,那就是软弱,只要闹的声势够大,太子必然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于是,一帮文官不知在谁的唆使下,纠集了将近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便往皇宫走去。
作为新一代的文官,虽说干事方面可能有所欠缺,清君侧的胆子没有,但是,借着清君侧的名义给自己捞好处的胆子,那就很大了。
一代又一代前辈的经验,无不清晰的告诉了他们:只要闹,太子和陛下就会妥协!
这天下,终究是咱们士大夫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入了宫门,二话不说便直直往承天殿走去,看到这一堆文官个个一脸视死如归的样儿,侍卫们愣是没敢拦,只得安排了个脚程快的去东宫那边报告。
而今日东宫值守太监正是高力士,听完面前气喘吁吁的侍卫的话,面色也缓缓严肃了起来。
文官聚众冲击皇宫?
这种事儿,可历来都不是什么小事儿!
高力士作为玄宗的亲随太监,可是亲眼见过这帮文官能干出些什么来的,若是他们私底下勾连武将....
嘶!
高力士丝毫不敢怠慢,二话不说便入了内宫,将事情一一汇报,没曾想,楚怀的态度却着实让高力士吃了一惊。
“殿下,这不妥吧?”
楚怀又摸了块绿豆糕扔进嘴里,美滋滋的嚼了嚼:“有什么不妥的?你真认为这帮人是来为范进求情的?”
诸葛亮也笑着接过话头:“他们担心的,无非是日后若是殿下仍然如此行事,自己怕是也要受到牵连,所以今日便直接上朝逼宫,目的便是想逼殿下认错。”
“且不说昨夜之事殿下究竟有没有错,但是,殿下是君!他们是臣!”
“这天下,只有不对的臣子,没有不对的君王!高公公,你,明白了吗?”
作为千古贤相,诸葛亮看过的风景可是比高力士多多了,站的位置越高,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是大有不同。
日后都是殿下心腹,诸葛亮自然也是提点了几句。
高力士顿时恍然大悟,重重点头:“殿下,小臣知道了。”
“去吧,对了,魏公公回来之后,让他直接来见本王。”
“是!”
......
承天殿中,一众文官跪的那叫一个满满当当,场面看的那是相当壮观。
不过,五十以上的文官,却是一个参与的都没有。
“秦翰林,咱们今儿,是不是有些不符合为臣之道啊。”
一名翰林学士下意识的凑到一名年纪稍长者身边,轻声嘀咕道。
而那秦翰林则是直接看了这名学士一眼,脸上一脸的怒其不争。
“你知道殿下昨夜这是什么行为吗?这是不教而诛的行为!”
“若是日后楚龙卫皆是这般做派,你我同朝为官,还能,还敢说一句公道话吗?”
“我东楚之风,自古是文死谏,武死战,若是你怯了,便速速离去便是!”
这位翰林原本也只是想找找认同感,没曾想自己递出去一句话,却被人翻了篇的抢白,顿时便唯唯诺诺,不敢吱声了。
而这位秦翰林看着身后这位一脸畏畏缩缩,心头自然也是颇为得意。
世家大族,同气连枝,而东楚的世家,足足有七户。
而这位秦翰林,便是世家大族秦家的分支子弟。
【若是今日能逼得太子就范,我秦家在一众世家之中,也便多了份光彩!】
心头一边盘算着待会见了楚怀要说些什么,既能展现出自己的威武不能屈,又能不把太子逼入墙角。
一行人正在承天殿上吵吵嚷嚷,义愤填膺,龙椅之后,高力士的身形便缓步出现在众人面前。
“诸位大人,今日非是朝会之期,不知诸位大人来此何事?”
秦翰林顿时上前一步,面色刚毅,目光直直看向高力士:“这位公公,看着眼生啊!”
“大人好眼力,小臣近些日子才入得东宫。”看着秦翰林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高力士倒也确实高看了他一分。
“敢问公公,太子殿下昨夜调动楚龙卫,将范进范侍郎带走,至今未归,可有此事?”
秦翰林的面上已有些许得色:刚入宫的小太监,那是最好糊弄的!
只要自己这浑身文气一放,这小太监还不得是什么都讲了出来?
不料,话音刚落,高力士的面色顿时便是一变!手中拂尘一甩,面上原本温和的神色,也严厉了起来:“大人!楚龙卫乃是天子亲军,只受陛下与殿下调遣,楚龙卫行事,何时要向大人汇报了!”
秦翰林不卑不亢:“楚龙卫却是天子亲军不错,但是,范侍郎任户部侍郎多年,向来老实本分,兢兢业业,乃是我文官翘楚,朝臣表率,太子若是行这不教而诛之事,难免会让朝堂诸公,让天下子民寒心!”
“若是范侍郎有罪,请公公明言何罪,若是无罪,那我等便要让殿下给在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