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进尺(2 / 2)
已有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车企的迁移成本,有效抵御海外电池厂商的冲击;另外一个就是投资上游行业,不论未来是什么电池会能走的更远,它们都需要用到镍、钴、锰、锂等矿产品。
周若瑜建议入股锂矿,比如澳大利亚的资源公司pilbara等等,加强对锂矿资源的控制力,当技术本身不再是优势的时候,就牢牢抓住成本,让成本成为优势,也可以对其他厂家形成压制。
看到后面两条,郭达江和潘为诚不禁面面相觑,冷汗直冒。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行业报告了,而完全是一个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计划了。尤其是最后一条,太有战略眼光了。他们甚至都不想把这条交给章汇群,他们自己单独去干,即使不投lat,他们获得的回报也能非常丰厚,甚至更快捷,风险更小。
可是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这样做,如果周若瑜只是普通的行业评估员,他们保不齐就这样做了,而现在她已经是股东了,他们不想被她瞧不起。
瞧不起的结果就是切断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未来其他合作的可能。这是他们万万不愿意的。
而正是因循着周若瑜的方案,尤其是后面两条建议为他们在与lat团队谈判中争取到了非常有利的筹码,使得他们的投资在没有增加资金的情况下,占比上升到20%。
郭达江感慨地说:周若瑜的报告价值就是一个亿,前面什么付出和让利都赚回来了。这和潘为诚真的无话可说,只有点头的份了。
而周若瑜也小确幸了一把,她五百万的投入一下升值成为了两千万!那段时间心情格外舒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