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王羲之的教导机会(2 / 3)
好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山涧溪水,鸟语花香,他本来所预想的学习空间,是一片白色的,摆个书桌什么的,这真的是太完美了。
他朝着前方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草庐,周围种满了竹子,颇有韵味,在草庐门口的牌匾上,写了一个逸字,看起来平和自然,让人的内心,不由自主的就变得平静下来。
王羲之的表字,为逸少,这草庐里面是谁,已经不需要猜测了,他快步朝着草庐走去,毕竟一次学习机会,只有十个小时啊,哪怕浪费一秒,都是宝贵的。
走进草庐院子里,他看到了一群大鹅,正在自由的奔跑着,这让他想起了一个王羲之书成换鹅的典故,传闻王羲之很喜欢鹅,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出外游玩,看到了一群漂亮的鹅,就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的道士养的,便去找那位道士。
而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让王羲之为他抄一部道德经,然后才会将这些鹅相送,王羲之欣然答应,这就成就了一段书成换鹅的佳话。
草庐里的这些鹅看到林舟进来,这群大鹅快速的扇着翅膀飞扑了过来。
林舟毫不犹豫的闪了过去,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了一声平和的声音,“好了,都回来吧,不要惊扰到我的客人。”听到这个声音,这些大白鹅都扭头摇摇晃晃的离开了。
他走进了院子里,看到了躺在椅子上的一位中年人,穿着晋代的服装,有着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有气质的大帅哥,人到中年,更加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林舟快步走了过去,拱手一拜,由于太过于激动,话语都带着颤音,“后进学生林舟,拜见逸少先生。”这可是王羲之啊,传说中的书圣,擅长隶,草,楷,行各书体,广采众长,将各家书体,治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极为深远。
王羲之把平生从博览中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之中,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书体之势,还推陈出新,不断改良,可以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正是书圣的由来。
他可不会把书圣的这一次教导机会,当作是理所当然,真的当成是系统的奖励,可以随意而为,作为一个书法家,必须要对书圣,也应该要向书圣表达敬意,哪怕这个书圣可能只是系统生成的虚拟人物。
身穿长衫的王羲之,笑着点了点头,摆手一笑,“小友不必客气,你之来意,我已知晓,那就不浪费时间了,写上几字于我一看,我才好教导你。”
林舟应了一声,他自然知道,现在不是表达敬意,交流感情的事情,必须要以书法的学习为主,至于和王羲之闲谈交流,等到未来开放了学习空间也不晚,他来到了书桌前,拿起毛笔,写下了所临摹的般若波罗蜜心经,全文共二百六十字,估计要花了大半个小时左右。
他自然没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因为让别人教导,总要写一幅完整的书法,特别是他现在临摹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心经,自然要写下全文,才能让别人更好的判断出自己的书法,哪里需要改进,怎样才能去突破。
他从厉老手中得到的这一幅《般若波罗蜜心经》
,创作于赵孟頫四十五至五十五岁之间,是其临习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巅峰之作,无论是点画,结字,章法无不源自二王,其锐利的尖锋入笔,出笔,锋芒毕现,直逼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赵孟頫与王羲之相同之处,就在于精究各个书法形体,而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书体,而且,赵孟頫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因此在书法上获得较大的成就,使得后世学其书法的人极多。
在林舟写书法之时,王羲之则是跑到了那群大白鹅边上,与它们嬉戏玩耍着,仿佛不像是一个由系统生成的虚拟人物,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一样。
写完之后,林舟抬起头,看着王羲之与大白鹅玩耍的一幕,面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朝着王羲之的方向,拱手一拜,“逸少先生,我已经写好,请您指点。
”
王羲之站起身来,驱散了鹅群,然后缓步走到书桌前,看了看林舟所写的书法,随后,笑着说道:“哦,看来后世真是能人辈出了,你所写的这幅书法,应该是临摹的吧,原作应该达到了我的书法巅峰,得到了我之真意,看来又是一位书法大家啊,可以告诉我,他的名字吗。”
林舟面上带着疑惑说道:“逸少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您对晋代之后的华夏历史,了解吗。”看起来这王羲之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只是一个系统教导工具,所以,他才想要知道,王羲之是不是一直生活在系统的学习空间里。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只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可能只是王羲之的一段精神罢了,在不久前,我才苏醒过来,通过神灵得知了一些事情,也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就是教导你这个后世之人学习,所以,对于华夏晋代之后的历史,我现在是不知道的。”听到林舟的问题,王羲之笑着说道,丝毫没有避讳什么。
林舟不禁明白了过来,或许这真的只是系统创造出来的一段精神记忆,但是这已经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