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平台经济?!(3 / 3)

加入书签

之后,约翰·鲁伯特也给出了相当积极的回应。

……

另一方面,返回西海岸,西蒙的第一站是旧金山。

时间进入2000年的3月份。

西蒙赶来湾区,主要是为了关注另外一个即将发布的全新‘平台’。

iBox-10。

正是两年多以前启动开发的游戏主机。

西蒙最初打算拿来主义,直接使用曾经微软的Xbox作为汀科拜尔、伊格瑞特和丹妮莉丝三家合作推出主机的名字,之所以最终决定更换成iBox,当然也不只是为了保持汀科拜尔旗下产品命名的一致性那么简单。

既然用了‘i’作为开头,不难想见,首先就确定了这款游戏主机产品的联网属性。

要知道,曾经同时期的游戏主机,无论是索尼的PS2,还是微软的Xbox,亦或任天堂的SFC或者世嘉的Dreamcast,都没有联网。乃至随后,主流的索尼PS3、PS4等等,也没有联网。

至于原因,之前是因为技术限制,之后,除了成本,主要还是厂商对盗版的顾忌。说白了,就像当年录像带出现时,好莱坞如临大敌那样,游戏主机厂商对于互联网的复杂情绪,想想网络游戏夺走了多少主机游戏的市场,就可以想见。

因此,Xbox改为iBox,出于同样的理由,汀科拜尔等三家的不少高层,也都颇为忧虑。

最终还是西蒙拍板。

同样,参照的还是录像机最终为好莱坞带来的丰厚利润那样,将进步技术阻挡门外,往往是让自己落后,直到被彻底淘汰。

再就是,iBox-10原计划本该在99年年底发布,推迟到今年的汀科拜尔春季发布会,也是各种计划赶不上变化。

比如处理器,无论是西蒙还是三家高层,最初当然都希望能够自己设计,然后让晶圆厂代工,后来还是放弃。一方面是汀科拜尔后续主推的ARM架构支撑不起当下的游戏主机,而从收购苹果得来的PowerPC架构,相比X86,又已经显得落后。斟酌之后,到底选择外包。

以及,外包给英特尔还是AMD,又是一番谈判,选择了愿意做出更多让步的AMD。

还有操作系统、各种零部件的设计与采购、确定联网功能后的在线游戏商城等等,总之,最终一台只有大部头辞典大小的主机,想要完成,却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大工程。

另外还有西蒙精益求精的结果。

西蒙很清楚曾经微软第一代Xbox遭遇的挫折,因此,哪怕产品推出一再延后,也不打算推出半成品,毕竟一台游戏主机,寿命动辄可是五到十年,如果开局失利,期间想要更换设计方案并不容易。

于是直到现在。

西蒙全程都在亲自关注,这次来洛杉矶,也是最后一次确认。

iBox-10的发布日期也已经确定,4月15日,汀科拜尔春季发布会,同时在随后的复活节周末正式开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