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乱世桃源(二章合一)(2 / 3)
妃纪笙一行的车马,便过宛城,再过了襄城郡,进入通往轩辕关的山路上,往洛阳而去。
轩辕关这条路,因为一直有运粮兵马来往,而且沿途都有官兵开道,虽然是山路,其实却是十分的安全。
…………
崎岖而弯弯曲曲的山路,左转右转,时不时的颠簸一下,令坐在马车内的纪笙叫苦连天。然而,当她掀开车帘时,见得那一路押运粮草的民夫,都是满头大汗的推着独轮车,车上载着满满的粮食,却丝毫没有叫苦。就算是牛车拉粮的,也是牵着牛徒步行走,除了那些来回奔驰巡逻的骑兵队,并未见有坐车马的。
而令纪笙诧异的是,这些夫役,哪怕全身都被汗湿了,而且喘着粗气,却没有一个叫苦的,停下来歇息时,都是满脸的笑容,似乎这趟差事是什么美差似的。
纪笙虽然不解,却也不好多问,沿途的民夫听闻是西阳王妃的车马到了,都一个个静静的站在路边神色十分的虔诚。
江北的天气虽然暖和,但并不是很热,路上又时不时的有山泉淙淙,鸟语花香,纪笙倒不是很闷。
终于经过上百里的山路,直到天黑的时候,前面才逐渐人烟多了起来,路面也逐渐宽敞了起来,偶尔露出大片大片的平地,有的种植着土豆和红薯,有的种着小麦,长势看起来都极其喜人。
不时的看到一座座小山村,不过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二三十户的,甚至还有几户人家的。
山村之中炊烟袅袅,嘹亮的山歌声此起彼伏,还有小孩的厮闹声和欢笑声,在这宁静的山野中传得很远很远。
暮色逐渐降临,一抹抹淡淡的山雾横贯在山野之中,如烟如纱,将茫茫的群山衬托得极其神秘而静谧。
“茶斟不出来把口吹,壶嘴放在姐嘴里,不如做个茶壶嘴,常在姐口讨便宜,滋味清香分外奇……”
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缕山歌声,悠扬而欢快。
纪笙望着暮色中的群山,听着路旁山村中的笑语声和那嘹亮且略带猥琐的山歌声,只觉心中十分宁静和空灵,刹那间有种宠辱皆忘,百感交集的感觉。
“山中贫苦,为何他等却如此欢悦?”纪笙掀开窗帘,不解的向策马护卫一旁的兄长纪敏问道。
“自西阳王殿下带来仙豆及仙薯粮种,此粮种亩产上万斤,山中之民可自耕自足,况且殿下对百姓的赋税极低,而且确为穷困者可免于赋税。如此无酷吏欺压,无战乱之苦,无饥寒交迫,无苛捐杂税,故此百姓皆欢悦。非止山间之民,江北之地,无不对殿下感恩戴德,奉若神明。”一名奉司马珂之命前来接应纪笙的队主答道。
纪笙顿时笑靥如花,对着那队主连连点头,心头如同吃了蜜糖一般,高兴不已。自家的夫君,如此受人尊敬,作为妻子,自是与有荣焉。
……
过了轩辕关一带的山道,逐渐进入平原地界。
过了龙门山之后,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凌乱了纪笙的眼。只见那地里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不是土豆就是红薯,几乎没见到荒地。
地里许多百姓依旧在地里忙活着,打理着那些土豆和红薯,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时不时的还有人吼上几嗓子歌谣,声音浑厚而嘹亮。
纪笙掀开车帘,望着那些或敞开衣襟,或光着膀子干活的百姓们,听着那一片的欢声笑语和欢快的歌声,心中对自己的夫君,又别是一番爱慕。
昔日,她只是知道自己的夫君,是大晋的第一美公子,而后又是大晋第一神将,而且还能写诗,能文能武,故深深的被夫君所迷住。两人又情投意合,故此结为伉俪。
今日,她深深的知道,自己的夫君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受天下人的尊敬和爱戴。夫君不只是大晋第一美公子,也不只是第一神将,更是大英雄,万民敬仰的大英雄。
此刻,她也终于明白了太傅郗鉴对父亲纪友聊到司马珂时,所的那句话的含义。
“天不生元瑾,万古如长夜”,她原本只是以为这是太傅恭维夫君的话。
她含着金钥匙出生,出生在富贵之家,自小在风流繁华的建康城长大,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士族们的醉生梦死、笙歌燕舞的情景,自是不知人间疾苦。所以司马珂给百姓带来了土豆和红薯粮种,在她眼里只是司马珂又创造了两样新奇的食物,如同一品翡翠豆芽、蓬莱白玉东和瑶池玉液琼浆一般。
但是,这一路所见所闻,她才知道,夫君解决了千百年来的统治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老百姓的饿肚子的问题。故此,就算是太傅郗鉴,也对夫君佩服得五体投地,才有了那句话。
正思虑着,远远的看到一座巍峨的城池耸立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雄壮和庄严。
这便是洛阳城了,大晋的故都!
即将到达目的地,车马顿时也加快了速度,纪笙的心情也激动了起来,恨不得掀开车帘,飞了出去,飞向司马珂的怀抱。
一年的刻骨相思,此刻终于要得到慰藉,叫她如何不激动。
车马奔行了数里,洛阳城已经到了近前,又放缓了速度,慢慢的向前而行。
纪笙正要掀开车帘,正要发问,却听得纪敏激动的道:“贤妹,殿下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