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吕氏封王(1 / 2)

加入书签

“上书请求追封吕后的父亲,兄长为王。”刘襄缓缓道。

“什么!”

“大王何出此言?”

刘襄此言一出,群臣大吃一惊。

“吕后立太子刘恭为帝,刘恭刚过孩提之年,实际吕后已经临朝称制。吕后的野心路人皆知,她为了独揽大权,肯定会进一步削弱刘姓封王,我们不妨直接示弱,请封她的父兄为王,博得吕后好感。”刘襄解释道。

孩提之年为1到3岁,刘恭刚刚4岁。

“嘿嘿,大王果然才智过人,吕后的父兄早已离世,即便封王也不会增加吕后的实际力量,还可以博得吕后好感。”许文笑呵呵的赞同道。

“可是如此一来,大王恐怕会被世人指责不孝,违背高皇帝的‘白马之誓’,这有损大王的名声啊!”祝午直冲冲问道。

“嘿嘿,祝兄,这正是我王的高明之处。如今朝中要职,南北军统领皆是吕家之人,吕后敢这么做。肯定得到了陈平等老臣的支持。”

“功臣集团因此不被吕后忌惮了,那么她现在忌惮的就是刘姓宗室子弟了,我齐国必然首当其冲,封国土地恐怕被削。如果此时向吕后表明忠心,那么不过损失一些名声,却不伤我齐国根基。”许文缓缓解释道。

“我王圣明!目光长远,微臣佩服!”祝午听后感叹道。

“嗯,白业你立刻派人将寡人的意思告知舅父,让舅父在朝堂之上提出此事。”刘襄淡淡道。

“是!”白业躬身一礼。

“今日就讨论道这里吧!散了吧!”刘襄道。

“臣等告退。”众人拱手一礼,离开文景台。

长安长乐宫

“姑母,您还在为陛下的事情而伤心吗?”吕产问道。

“唉!陛下驾崩,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感到悲凉啊!如今哀家的儿子不在了,可以依仗的也就是你们这些子侄了。”

“虽然哀家任命你们这些子侄担任要职,可你们毕竟经验少,难以服众啊!那些老臣一个个老奸巨猾,不好对付。说到底还是咋们吕家的血脉没有刘家的高贵啊!”吕后感慨道。

“姑母,我们这些兄弟虽然经验不足,可也都精明能干,不出几个月,我们必然会完全掌握手中职务,将这些都转化成吕家的力量。”

吕产信誓旦旦的说道。

吕产是如今吕家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如今惠帝刚刚驾崩,审食其也怕落人口舌,最近不敢随意来长乐宫,因而诸事吕后多和吕产商量。

“对于那帮老臣和刘家人也不能都收拾掉,必须扶持一批,打压一批。你最近多替哀家留意一下,看哪些人心向着吕家,哪些人诋毁吕家。”

吕后思忖良久道,惠帝死了,为了自己,为了吕家,她也是绞尽脑汁了。

“是,姑母,侄儿下去就做好这件事情。”吕产应道。

“嗯,如今吕家子弟中你办事是最靠谱的,莫要辜负哀家的信任啊!”吕后叮嘱道。

“嗯,谨记姑母教诲。”吕产激动着说道。

历史上吕后册封吕氏诸王是公元前187年冬季,而汉惠帝刘盈死于公元前188年8月,汉朝在武帝之前以10月为元月,所以季节顺序应该是冬春夏秋,所以此时封王和历史上应该只有一两个月误差。

未央宫

年幼的少帝刘恭被皇太后张嫣抱在怀里坐在主位右侧的座位,而太皇太后吕雉坐在主位,底下的群臣无人敢指责。

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在职官、社会风俗等方面,皆有“尚右”传统,而汉武帝到汉末三国这段时期内,职官(尤其是军职)当中则出现了“尊左”传统。总体来说两汉还是更加“尚右”。

“禀太皇太后,臣有本要奏!”驷钧从右侧走出,立于朝堂中央拱手道。

“何事?”吕后问道

“齐王刘襄派使者送来奏书,命臣禀于太皇太后。”驷钧答道。

“念!”

“是!”

“臣刘襄特此上奏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早年辅助高皇帝建立大汉天下,又辅助孝惠皇帝治理天下,丰功伟业。临泗侯,周吕侯,建成侯皆对大汉立下赫赫之功。高皇帝早年得临泗侯资助,危难之间又得周吕侯救驾。”

“大汉江山的建立吕家子弟功不可没,刘襄未立寸功,却添居齐王之位,甚是惶恐。特此请太皇太后追封临泗侯,周吕侯为王。太后万年,永锡祚胤。”

临泗侯是吕雉的父亲吕公,在刘邦还是泗水亭长时就认为刘邦不平凡将吕雉嫁给刘邦。周吕侯是吕后的兄弟吕泽,当年刘邦彭城被项羽大败而逃,幸得吕泽率军救驾。

驷钧读完齐王奏书,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有的人骂齐王,有的人赞同齐王观点,吕后静静的看着群臣。

看见吕后面无表情,群臣揣测着吕后的心思,无人敢应声,驷钧有点尴尬。

“一派胡言,昔日高帝杀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封吕氏为王,不是违反了约定吗?齐王如此忤逆高皇帝旨意,请太皇太后治齐王不孝之罪。”右丞相王陵站出来说道。

“左丞相以为如何?”吕后发问道。

“高皇帝平定天下,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