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海军的牌面(3 / 4)

加入书签

五十万楚元而已!</br>购买一艘天津级战列舰的钱,能买三艘南非级战列舰,砍砍价,还能让厂家赠送一艘扬州级巡洋舰。</br>所以到最后,海军弄了两艘充当牌面后,就无奈暂停了继续建造顶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br>名义上是说打算设计建造更好更先进的下一代战列舰,但实际上就是想要缓那么几年,好让海军经费喘口气……</br>虽然海军看似不差这几百万……但是海军花钱的地方也多啊……不说别的,光是每年为了维持舰队规模,正常替换老旧战舰,这每年都要花费一大堆经费建造新船只!</br>如今的帝国海军,几乎每年都要服役达几十艘军舰,多的年份甚至上百艘各种军舰呢!</br>一年服役上百艘,这可不是夸张描述,而是事实</br>为什么每年要建造服役这么多新军舰?</br>因为大楚帝国海军保有了一支规模非常庞大的舰队啊……舰队里的船只是需要正常替换的。</br>一般来说服役一艘战舰服役二十年左右,如果不想要退役,一般需要进行超大工程进行大幅度改装,以延长船体寿命,同时改进动力和火力系统,以提升性能。</br>否则的话很难继续强行使用了,这都和性能没啥关系,而是船体顶不住了!</br>这年头的造舰技术可没办法和后世相提并论,造出来的战舰耐用性也不如……能用二十年那已经是海军将士精心保养维护了,不可能和后世的战舰一样,动不动用三四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br>但是……这种动大手术的升级改装,其费用是非常高昂的,最后算下来,可能还不如直接退役换新船划算……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所面临的问题,对老船进行改装后继续使用,还不如直接用新船划算。</br>这除了改装费用,建造成本这些硬性成本外,还有日常的维护使用成本,最终换成成全寿命成本,平均每年成本。</br>大楚帝国海军是根据平均每年成本多寡,以及作战效能的高低进行评比,最后得出结论,旧不如新,改装不如新造……</br>二十年舰龄是一道坎,超过后船体情况如果不咋地,也不改装或者大修了,直接退役封存,大修都懒得大修,更别说什么升级改装了。</br>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海军照一艘军舰平均二十年服役时间,架设一千艘军舰想要正常替换,平均每年都要替换五十艘!</br>而大楚帝国海军所保有的各种军舰,可远不止一千艘……</br>光是远洋、近海、江湖的各种战斗军舰就超过一千艘了,这说的还只是战斗军舰,传统意义上的战舰。</br>但是海军里实际上还包括了大量的辅助军舰,如运输舰,补给舰,运兵船,通讯舰,修理船,工程船等等,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是好几百艘的大数目……其中光是快速远洋补给舰的总数就超过了五十艘!</br>大楚帝国海军的全部军舰数量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六百多艘……大概相当于两个1918年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但是大楚帝国海军里的战列舰等大吨位战舰数量远不如1918年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人家英国皇家海军光是各种战列舰就有七十几艘,大几千吨上万吨的巡洋舰也一大票。</br>而大楚帝国海军呢,虽然数量更多,但是大型战舰其实数量不多,万吨以上的战列舰满打满算才七艘而已……也就是四艘金陵级,两艘天津级,还有一艘前装线膛炮时代的九千多吨级的战列舰济南号,三十年代中期进行了舰炮升级改装,吨位扩大到满载万吨。</br>然后是二十几艘六千到万吨级别的次一等战列舰或近海战列舰。</br>除了这些外,剩下的都是一大堆两三千吨级别的巡洋舰以及一千吨多的护卫舰,还有数百吨到千吨级别的近海巡逻舰,浅水炮舰,江湖炮舰。</br>这些中小型战舰的数量非常庞大,比如巡洋舰的数量达到了一百多艘,护卫舰则是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多艘,</br>同时重防护的浅水重炮舰的数量更是日渐增多,数量已经达到了两百多艘,在印度,西亚,非洲,欧洲都大量存在。</br>这时大楚帝国海军所面临的外部敌人都是一些土著小国,而英国皇家海军面临的则是英法美日俄等一票工业强国的挑战者,两者的外部敌人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造舰方略。</br>原时空十九世纪中后期各国海军,海军主要是用来封锁强国,舰队决战,打破封锁的……而大楚帝国海军的主要战略作用,则是以海制陆……这很类似后世九十年代美国人的路线。</br>所以大楚帝国海军才会搞一大堆防护能力出色的浅水重炮舰……这玩意搞以海制陆还是很好用的……嗯,这东西的作用其实和美国人搞的频海战斗舰其实差不多。</br>用后世的过时军事术语就是: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战!</br>听着就很高大上……然后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